首页 实用论文 EDA技术下的电子设计论文范文6篇(多篇)

EDA技术下的电子设计论文范文6篇(多篇)

EDA技术下的电子设计论文范文6篇

EDA技术下的电子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对电子商务平台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政府和人民对中国社会经济和电子商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从而在电子商务平台的实际开发过程中,不断创建新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文章在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基础之上,简要阐述了我国电子商务平台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归纳与分类,了解电子商务平台下互联网金融模式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同时研究出相应的对策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EDA技术下的电子设计论文范文6篇(多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金融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9.07.185

1 引 言

隨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创新,社会经济发展的许多领域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了人们的消费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促进金融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和融合,我国大部分电子商务平台已经退出了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在此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发展网络金融模式,需要对其进行分析,明确目标,不断创新。面对我国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状态条件下,伴随着电子商务的技术不断更新,在这种环境下,电子商务平台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就要做到随机应变,同时促进电子商务的金融模式的不断提升。

2 对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情况及发展模式分析

2.1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金融企业发展情况分析

互联网与金融业的结合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先前的金融业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创新本身的发展形式和概念,例如P2P、余额宝等都是基于互联网平台构建的金融模式,同时也有很多高质量的机构在不断扩张。然而,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结合对过去的金融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现在人们可以在家里买食物等。2004年12月,马云建立了第三方支付宝在线支付工具,促进了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有效发展。就目前电子商务金融企业来看,处于稳步发展的劲头之中,面对各种机制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朝着势头更强的方向去进步发展。

2.2 对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形势进行分析

首先,P2P贷款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提供资金担保或利息担保的P3P模式,如大卡、优惠贷款、Lufax、91富等;无担保的P3P模式,如所有人贷款;一对多小额贷款公司,如阿里巴巴小额贷款。提高:目前,我国也在不断地提高形式,如呼叫时间,成立于2011年5月,是一个家具的特点,提高网站备中国。在这里,不仅可以帮助那些想创业的人迅速筹集资金,还可以帮助投资者找到高质量的创业项目和人才,从而形成双赢的局面。第三方支付方式:与以往的支付方式不同,它主要是根据商家与商业银行之间的第三方支付制度建立的一个平台,一端与商业银行相连,另一端与多个商家相连。随后,根据连接多家商业银行以满足各商家需求的系统,它们大多是小型的、高频率的支付和清算。互联网财务管理销售:2013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支付宝正式提出了一项存款业务——余额宝。余额宝是货币市场基金、天弘基金公司的天弘货币基金。连续平衡财富,现在用户已经达到了8100万美元,超过我国的人数。

2.3 中小企业成本核算工作规范与准则

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规范与准则是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制度性与规范性的重要准绳。能合理、科学地完善好中小型企业的成本核算问题对企业的任何一位员工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好的规章制度,可以为企业带来稳定的基础利益。但是在现实情况中,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面临的困难都是成本核算的规章制度没有系统的归纳和完善的制度保证,同时,各地方政府对于中小型企业还是有些疏忽,缺乏一定的关注性。而现如今,缺乏这种完善的成本核算规章制度在大多数中小型企业中还是较为普遍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不仅仅增加了中小型企业在成本核算问题上的风险,而且还降低了成本核算为企业带来效益的效率。比如说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中小型企业存在着账目不全和错账等问题,甚者还有一些中小型企业存在着四年以上没有结算清楚的醒目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一定水平的基础上大大加深了中小型企业运营资金使用的风险,同时,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这样的问题也是很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与前景。

3 电子商务平台下互联网金融模式面临的问题及困境

电子商务金融虽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和推广,但也需要澄清其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而有效的影响和不可避免的问题。这里面大致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技术安全风险。电子商务金融企业的网络通信系统已经全面展开,互联网本身的协议安全性存在问题。同时,各种影响因素也增加了问题的发生概率,如计算机病毒、计算机黑客等。这些问题将影响电子商务金融交易主体的财务问题。第二,它对过去的金融业务有很大的影响。电子商务金融和其他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已经逐渐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和发展。随着第三方支付组织模式的不断扩展,电子商务金融不再仅仅基于银行的网络支付,而是结合更多的发展信息和大部分分析特点,直接向供应链融资、信用等方向发展。RK,为了拓展自己的发展方向。第三,对井筒监管体系的挑战。由于互联网本身的开放性、虚拟性、提供的服务的多元化金融机结构逐渐融入一体化、多元化金融机构业务全面发展形式也不断上升,促使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整合发展,分业监管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4 电子商务平台下互联网金融模式问题的解决对策与方针

4.1 电子商务平台下对金融模式的处理办法

首先,电子商务金融作为一种正规的金融模式,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法律规制、监管等,并结合一些外部因素。这为互联网金融业的实际发展埋下了一定的隐患。这需要一个支持互联网金融业发展的过程。

其次,电子商务应用与研究中,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促进互联网有效健康发展。主要内容之一是:第一,加大技术投入,确保网络金融体系的有效发展。 第二,对互联网金融产品进行深入分析,明确风险储备,从而为实际发展奠定有效基础。第三,有效实施健全监管工作,明确工作主体,全面实施游戏回报监管制度。这种形式是基于互联网金融制度创新的特点,基于信息技术监管机构,目前现场监管建立质量监控的风险预警和应急管理体系。同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监管和协调。

4.2 处理电子商务的金融模式问题时要更加严谨与认真

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网络金融结合了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客户信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减少了信息不完整的问题。更要展示金融一体化的特点。根据中小企业信息资源的控制,根据小额贷款的形式,提高单位贷款的成本,降低贷款的整体利率,促进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能够有效地向金融业发展。此外,灵活的还款形式的信贷额度能够有效地满足中小企业的贷款要求。因此,网络融资不仅可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而且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资金运用效率。

5 总 结

综上所述,我国电子商务技术随着高速的社会发展进程也在作出不断的改变,电子商务金融的一体化在很大一方面能够为企业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健全好电子商务的管理体制,对企业未来的发展都能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而还有很多的电子商务产业政治面临许多的困境及问题,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自身的协调合作发展,还需要与我国的监管机制进行相互的配合。通过各种渠道与方式对电子商务企业做到最高效益的取得,同时还要促进企业的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能够让电子商务企业平台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得到迅速的提升与飞跃,让企业向更好的未来发展前行。

参考文献:

[1]金卉,刘禹彤.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特区经济,2018(1):112-113.

[2]张晓丽. 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N]. 科学导报,2015-09-25(C1版).

[3]贺楠. 电子商务平台的小额信贷法律制度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财经大学,2015.

EDA技术下的电子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一、EDA技术的含义

EDA技术是一门发展极为迅速的技术, 以计算机和系统软件为基本工作平台, 采用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为硬件实现载体, 通过硬件描述语言描述电路与系统的行为或结构, EDA设计工具会将这些描述自动生成与工艺无关的硬件配置文件。因而, 设计人员只需在计算机上借助EDA软件, 就能完成数字电路系统从设计、编译、仿真到优化的全过程, 而后在可编程逻辑器件芯片中加载不同的配置文件就能形成各种所需的电子系统或专用集成芯片。

二、EDA技术设计的基本特点

(1) EDA的技术首先从整个系统设计入手, 即采用了“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 在顶层进行功能划分和结构设计。在系统方框图一级进行仿真、调试, 并用硬件描述语言对整个硬件系统的行为进行描述。在系统一级进行功能验证。然后, 用综合优化工具生成具体硬件电路的网络表, 其对应的物理实现级可以是印刷电路板。由于系统主要仿真工作和调试过程是在系统级完成的, 这样有利于在系统设计的早期发现错误, 不仅减少了系统仿真、硬件调试过程中的工作量, 又提高了电路设计的效率和成功率。

(2) EDA技术使用硬件描述语言进行电路与系统的设计, 与传统的原理图输入设计方法相比, 硬件描述语言更适合大规模系统的设计。它的突出优点是:宽范围描述能力;功独立于器件的设计与工艺无关;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易于共享与复用。

(3) 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ASIC (CPLD/FPGA) 的出现使得设计人员完成设计后, 只须对其进行编程就能实现所需的功能。而此前的掩模ASIC芯片设计好后都必须到专门的IC厂家制造才能完成。因此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 设计人员在实验室中就可以设计并烧制芯片, 且可反复编程、修改, 而无须厂家的参与, 这样极大的方便了样品研发或小规模的生产。

(4) EDA系统框架结构是一套配置和使用EDA软件包的规范, 这些框架结构都遵守国际CFI组织制定的统一技术标准。任何一个EDA系统只要建立一个符合技术标准的框架结构, 就能与其他厂商研发的EDA工具相互兼容, 一起进行工作, 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的交流和共享。

三、EDA技术设计的优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电子设计技术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传统的设计模式相比, EDA技术的应用可以突显以下几点优势。

(1) 可以实现电子产品设计自动化, 其基本的形式是以计算机硬件和EDA软件为工作平台完成电路的设计、综合、仿真直至PCB的自动设计。

(2) 由硬件描述语言表达的设计到最终的硬件系统物理实现之间的转换是由EDA软件自动完成的, 从而降低了对设计人员硬件知识和硬件经验的要求。

(3) 由于EDA技术采用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 通过设计芯片来实现硬件系统的逻辑功能, 而且由于硬件描述语言能灵活的定义和修改管脚, 极大减轻了电路图和电路板设计的工作量, 也减少了所需芯片的种类和数量。这样不仅提高了设计的自由性, 同时缩短了产品开发的时间和周期, 从根本意义上降低了开发成本。

(4) EDA技术可以实现系统的现场编程、在线升级, 为产品的更新换代提供更大的便利。

四、数字电路EDA设计的基本步骤

在现阶段数字电路的EDA设计中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设计流程如下图所示:

(1) 从系统设计入手, 整个设计过程中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模式进行功能划分和结构设计。

(2) 设计输入, 主要分为VHDL代码输入以及原图形输入两种方式。

(3) 对输入的VHDL代码或原理图, 依据给定的硬件结构和约束条件进行编译、综合、仿真和验证, 以获得门级电路甚至更底层的电路描述网表文件, 并将该网表文件配置于指定的目标器件中, 使之产生最终的下载文件。

(4) 再对VHDL代码或原理图描述的逻辑功能进行时序仿真与功能仿真, 待验证之后, 再进行目标芯片的载入及硬件测试。

五、结束语

运用EDA技术进行数字电路设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设计人员无需进行复杂的原理图设计, 而是对目标电路进行行为描述。因而设计人员可以把精力集中在方案的构思上, 用硬件描述语言将这些构思输入计算机, EDA软件就能完成整个设计过程。

摘要:数字电路系统设计中引入EDA技术后实现了电子设计自动化, 使得设计人员只需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和EDA工具就能实现系统硬件功能, 从而使得数字电路的逻辑设计变得简捷、高效。

关键词:EDA技术,基本特点,发展优势,设计步骤

参考文献

[1] 潘松, 黄继业.EDA技术实用教程 (第三版) [M].科学出版社, 2006.

[2] 赵全利, 秦春斌.EDA技术及应用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EDA技术下的电子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内容设计;实施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继《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之后的重要实践性环节,在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课程设计的实施,可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技术的关键点,培养动手能力、设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提高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内容设计

课题内容设计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课程设计的综合训练效果。在具体课题内容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的课题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使题目与理论知识密切相关,又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例如,要求学生组装一台完整的收音机、家居生活中能用到的声光控开关、门窗防盗报警器等。又如我们选用的《音乐彩灯控制器设计》、《多功能数字钟的电路设计》、《交通灯控制逻辑电路设计》等课题,学生做起来积极性很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选择能综合应用理论知识的课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独立完成一项实际课题。通过查阅资料、线路设计、选择元器件、电路安装调试,使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充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电子脉搏计这一课题,要应用到传感器、放大电路、有源滤波电路、整形电路以及数字电路中的各种门电路、触发器、计数器及译码、驱动显示电路。又如数字钟电路设计这一课题,数字钟是一个典型的数字电路系统,选此作为设计题目,可使学生将学过的比较零散的数字电路知识有机地、系统地联系起来用于实际,培养综合分析、设计电路的能力。还可选用有源滤波器的设计题目,使学生进一步加深领会运算放大器在信号处理电路中的应用,选用交流宽带放大器的设计,使学生对放大电路的三种不同组态的特点、应用场合以及电路的设计方法得到练习,并通过这个对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频带宽度以及引入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改善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課题内容要注重集成电路和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当今时代电子技术飞跃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课程设计可以弥补教材的滞后性。在电路设计中,应尽量采用集成电路, 特别是集成运算放大器和某些专用芯片(如模拟乘法器、锁相环)作为电路的重要构件,体现出现代电子电路的设计是各种集成电路构件的组合的先进设计理念,尤其是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与微处理器相结合,以数字电路为主,软硬件结合,以硬件电路设计为主,符合现代电子电路结构的发展方向。例如我们原来经常选定分立元件OTL和OCL功放电路设计课题,随着目前大量的集成功放芯片的上市,我们就把这些课题内容并入《集成电路音响放大器》、《音频信号发生器》等课题中。又如在数字脉搏计课题中,介绍了锁相倍频的新概念,同时介绍了集成电路CC4046和C14526构成的锁相倍频电路。通过这些课题设计将一些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方法介绍给学生,并在实践中得到练习,使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加丰富。

选择适应专业需要,结合专业特点的课题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对专业有所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程设计中引入了一些结合专业特点的课题。例如数字转速测试系统与频率计设计,由于转速测量在工业控制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在工厂里测电机每分钟的转速,自行车里程测速计,心率计以及汽车时速的测量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又如PWM(电动机调速系统),由于该系统在工业控制的调速系统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同时,又由于该系统由脉宽调制器和脉冲放大器两大部分组成,而脉宽调制器又包括锯齿波发生器和电压比较器,密切地联系了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内容。这些课题对掌握基础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对专业课的认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都能起到较大的作用。

注意选择和后续专业课有关的课题为对电子技术课程的进一步提高和为后续课程打下一定基础,可考虑选择一些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综合性的课题,以使学生对电子技术有一个全面的、综合的认识,对后续专业课有一定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例如《调速系统的给定积分器》课题。

课程设计的组织实施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教师只在大思路上作一定的引导,对具体方案不做过多干预,只起组织、引导、检查、把关和解决一些疑难问题的作用,放手让学生大胆实践,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的改进做法是:在注重结论正确的同时,强调整个设计方案实施的全过程,即使得出的结论不尽如人意,甚至是错的,只要学生能找出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仍然可获得较好的成绩;相反,如果结论是抄袭得来的,即便是正确的,设计成绩也按不及格处理。如电子脉搏计的设计课题,只给出设计方案的原理框图,讲明基本原理、总体构思和适当的设计提要,在设计任务书中给出原始数据及主要技术要求,而具体的原理图及元件的参数,集成电路的选择,电路的安装调试等工作则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做可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收获更大。

虚实结合,重在“真品”(1)采用机辅分析。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是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对电子电路或系统进行自动分析和设计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它的应用使得电路功能、参数的分析和设计都可以脱离具体对象,在构筑于计算机平台上的虚拟环境中通过仿真处理而自动实现。EDA技术已成为现代电子工程开发与应用领域的支撑技术,在电子行业,Miltisim、Protel等电子仿真软件,已成为电子工程设计的必备工具。学习和掌握应用计算机对电子电路的分析是目前和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其应用到课程设计领域也是教学改革的方向。一是应用Miltisim设计电路仿真。在学生根据设计课题拟定初步方案后,要求他们先在电路仿真与分析软件Milltisim平台上对于所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观察电路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分析主要元器件参数对电路指标的影响,初步了解电路静态和动态的工作情况,在Milltisim平台上调试电路使之达到技术指标,为电路的实调做准备。二是应用Protel For Windows设计印刷电路板。在Milltisim仿真后,给学生介绍印刷电路板的自动化设计软件Protel For Windows和设计印刷电路板的基本工程知识,要求学生应用Protel For Windows设计软件绘制本组设计的电路原理图并设计出印刷电路板图。通过几年课程设计的实践,对有源滤波器、交流宽带放大器、数字温度计、数字钟、交通灯控制器等设计课题采用Milltisim EDA软件与虚拟样机,指导学生进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结合传统设计。近年来,全国各高校都开设了EDA技术的教学和实践课程。对机电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电子技术理论课程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训练,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独立设计电子产品的能力和对电子产品实际安装、调试的能力。如果学生没有从原理图设计开始一直做到样机调试成功,经历整个电子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又如何能提高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作用?所以要将传统课程设计与EDA技术的训练相结合,比较电路实测的性能和计算机的仿真结果,以认识计算机仿真在电路设计中所起的作用,使学生对EDA技术的了解不只是停留在软件系统的操作上,而是对该技术在电子设计中所起的作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能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所帮助。

形成组合,团结协作在组队方面,采取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方式,2~3人为一组,要求学生不仅要共同讨论设计课题和选择设计方案,还必须落实自己具体的设计任务,如计算机辅助分析、硬件电路的制作、调试、资料的查阅、整理和总结等,有分工有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强化考核,提升品质建立完善的成绩评定体系是保证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课程设计完成后,教师可根据学生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安装工艺水平、调试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设计报告质量、答辩情况以及设计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工作作风和科学精神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要特别强调答辩的重要性。答辩时,每个学生都要先概述自己的设计过程,重点讲述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最后教师点评、讲解,同时每个学生都参与分析和讨论。通过答辩、讲评,学生可以体会别人的设计思路,开阔眼界,也能从别人的设计中吸取经验教训。这样,答辩过程就成了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为学生具体接触和了解实际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提供了一个综合性工程训练的机会,在内容上、方法上、手段上进行创造性的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创作思路,让他们开阔了眼界,初步掌握了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提高了电子电路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开发工作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梓城.电子技术实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付家才.EDA原理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3]郭兵.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郭红(1972—),女,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机电控制。

EDA技术下的电子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协同教学活动,应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搭建专题学习网站,为协同教学提供合作平台和技术支持。协同教学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协同完成。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小学语文协作教学,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协同共建专题学习网站,利用QQ、E-mail、移动电话等现代学习工具,促使教师、学生、家长协同参与互动教学,家长、教师、社会人士共同交流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以达到教师、家长、学生的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语文协同教学;专题学习网站;互动教学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收任何信息开展学习成为现实。学校教育不再是单一的教育形式,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再局限于书本和老师的传授,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可以共享优质教育信息资源,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各方的互动,实现协同教学。人类社会有三大教育系统,即家庭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协同教育理论认为,协同教学是学校教育系统、家庭教育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中某一系统的要素或信息进入另一个系统,并与另一系统的要素相互联系与作用,产生协同效应,影响了该系统的教育功能的现象,并非简单地联系互动和叠加。南国农教授给“阳光通协同教育网站”的题词是:“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

一、协同教学的基本概念

“协同”一词来自协同学,协同学是由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哈肯(Hakan)创立的一门系统科学的分支理论,它专门从系统演化角度来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各子系统在外界物质、能量、信息作用下产生非线性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的机理与规律,我们在研究教育系统中应用这一理论,故称协同教育。

运用协同理论开展协同教学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美国,到60年代、90年代各兴起一波协同教学的热潮,使其成为广受中小学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国内研究中,对“协同教学”的概念具体阐述的并不多。

协同教学(Team Teaching)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及教学助理人员以一种专业的关系,组成一个教学团队,在一个或几个学科领域中,先由小组共同拟订教学计划,再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依教师专长,应用不同的教学媒体、设备与器材,经由各种不同的协同方式,进行大规模教学活动,最后再由小组成员共同评价学生的表现,并实施教师间的交互评价的教学模式。

简单地说,协同教学是指以小组、团队的组织形式,合作开展学习的一种教学形态。如今,协同教学已演变为充分发挥教师专长,有效整合课程,提高教学效率的广义概念,不仅强调多个教师之间专业性的合作,而且将教师之间的合作作为推动课程整合、发展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协同教学的特性

协同教学的基本特点是采用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教师合作施教,通过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协同教学有别于传统协同教学,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平台进行互动式协作教学。从建设与应用两方面看,协同教学的主要特征是合作共建性和教学互动性。

(一)合作共建性

信息技术环境下协同教学的开展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方面的教育资源、教育力量的协调,也需要数位教师共同合作计划、教学和评估学生。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协同教学的实现需要一个协同工作的信息技术平台,这个平台是关系到协同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协作学习信息技术平台需要有专题学习网站、QQ、E-mail、移动电话等多种现代学习交流工具。专题学习网站要展示与学习项目相关的结构化知识,提供与学习专题相关的资源库,这些资源的建设都需要教师、学生、家长的合作共建。

(二)教学互动性

语文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对文本的对话与沟通,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动态发展、相互统一、相互影响的过程。协同教学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方法对另一种方法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协同教学的实施需要依托先进的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实现教与学过程的实时、非实时互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支撑平台互动,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调节其相互作用,产生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率。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协同教学的新探索

下面以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活动为例,探索学校、家长、社会协同参与协同教学的新方法。

(一)教师、学生、家长协同共建专题学习网站

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要体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和情景性。小学语文习作专题学习网站应具有教师备课、习作资源、习作学习、习作答疑、习作管理、习作辅导、师生交流、教师论坛、学生论坛、家长论坛等功能模块。

1.教师合作构建网站

开展小学语文习作写作教学活动所需的习作教学专题网站是小学四、五、六共三个年级学生共同使用的,网站的设计和资源的开发要由这几个班的任课教师共同完成。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形成一个教师共同体来完成网站建设任务。参与研究的教师合作制订教学目标和设计方案,讨论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沟通交流,分享资源,收集教学信息,共同开发习作教学专题网站。从个人思维转向集体智慧,从单兵作战转为团队合作,合力同心协同教学,发挥教育团队的效能。

2.师生共同构建网站

习作教学专题网站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没有现成的、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五六年级的学生和教师共同收集材料,作为学习资源;学生在网上下载了合适的学习资源后,通过QQ、E-mail等将资料发给老师,并通过QQ和教师交流网站构建中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的优秀习作上传到网上,作为新的学习资源。每个学生既是网站的受益者,又是创建者,既分享成果,又创造价值,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做事能力。

3.家长协助教师共同构建网站

习作教学专题网站的构建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考虑家长对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真正建成学生喜爱的网站。在网站的设计过程中,除了教师集思广益之外,任课教师还应广泛征求家长的意见。教师和家长之间如果面对面地交流问题,存在很多不便和局限性,利用QQ、移动电话,大家可以随时交流问题,传送文件,完成网站的构建。在网站的构建过程中,还可以邀请部分家长共同管理网站,让家长有参与感。家长能更多地体会教师的辛苦,教师也能更好地对家庭教育给予指导和帮助。

(二)教师、学生、家长协同参与互动教学

实施协同教学需要一个体现教师、学生、家长协同参与互动教学的设计方案。经过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出一套比较成熟的信息技术环境支持下习作协同教学流程:设计学习资源——学生在线预习——课堂指导构思——课堂分组讨论——完成写作提纲——上传习作作品——作文批改评议。作文批改和评议的流程:学生提交——教师批改——家长批改——课堂讲评——学生互批——学生修改并自评。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教师合作备课

在专题网站的支持下开展教学活动,最初没有成熟的案例可以借鉴,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参与研究的教师都要一起备课,探讨怎样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以什么样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合作备课,既发挥了团队的优势,也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和研究结论的科学、严谨;同时,这个过程也是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彼此提高的过程。

2.课堂互动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边合作的活动过程。营造互动教学课堂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协同合作教学,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为了保证专题网站支持下的习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一主一副的课堂协同方式值得借鉴,即由一位主要负责教学者和另一位协助者从头到尾穿梭于学生之间适时提供需要的协助。这种方式能提供学生最基本的协助,以适应个别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3.学生分组讨论

在习作教学中,学生要先浏览网站的资料,明确习作要求,然后分组讨论,在讨论中互相激发思想情感、开拓思路,每个小组将自己组内的意见集中起来,完成本次习作的构思。协作教师在学生的讨论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充分肯定讨论过程的“奇思异想”,这个过程既完成了习作的指导和构思,也培养了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面对面讨论,也可以用QQ在组内互相讨论。用QQ进行交流,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思考的过程,QQ讨论能够留下聊天记录,学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查看聊天记录,重显讨论的过程,帮助自己完成习作。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通过QQ向协作老师和同学求助、交流,这种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讨论,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便捷、更高效。

4.师生互动评价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习作评议,可以打破传统的评议方式,师生共同修改作文,共享学习过程。传统的习作评议,学生是被动接受单一教师的评议,学生之间的评议、作品的共享也很难实现。协同教学下的习作评议,学生的习作可以被多位老师、同班同学、家长、网上其他兴趣相近者交流和共同评议。通过学生论坛,学生可以同时看到大家的评议,也更容易更准确了解自己习作的优点和不足。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其相对稳定的自我监控能力,这种监控的能力越强,则对于学习的促进功能越大。作文评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自己写作的“反省意识和能力”,引导每个学生能对自己作文行为的动态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师生互评体现了教师评价专利权的消失,它使学生人人有机会参与评议,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创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作文习作教学氛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初级的研究性学习。

5.教师和家长共同批阅作文

新课标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加强课内外、校内外的沟通,拓展语文学习内容、形式与渠道。习作专题网站为家校合作架设了一座桥梁,让教师和家长都能参与到习作教学中来。

传统的习作评议,家长很少有机会参与,因为习作完成后,交给老师,老师批完后,又要布置新的习作。因此家长虽然非常关注孩子的习作,但不容易发现孩子习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专题网站为平台,家长既能看到孩子的习作,也能参与孩子作文的评议,能全面了解自己孩子的作文状况。由于整个评议的过程都是公开的,家长通过学生论坛,可以了解到教师和别的学生对自己孩子作文的修改和评价以及全班的习作水平,进而对自己孩子有个正确的定位,在对孩子以后的辅导和要求中就会有的放矢,加强了家校互动。同时,专题网站的教师论坛和家长论坛,为家长和教师的沟通提供了方便,家长可以就自己孩子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交流和协作。

(三)家长、教师、社会人士共同交流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只有家长和教师齐心协力,才能教育好孩子。开展学校工作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家长支持和帮助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专题学习网站中设有家长论坛,家长可以通过论坛和教师就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讨,也可以给老师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家庭与学校通过网站的论坛加强沟通,增进理解,使学校与家庭形成一股共同的教育合力,建立起和谐的合作关系。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活动,得到了学校的肯定和支持,也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与协助。习作教学专题网站的部分学习资源是下载网络上的。借助网络平台,借助社会网络资源,让学生共享网络上的优质资源,这不仅包括语文习作教学的素材,也包括发达地区重点学校、优秀教师的习作教学视频资源等。这是信息网络社会对学校教学的最大贡献,也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协同共建。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需要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在信息技术环境支持下,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社会人士通过网络平台支持学校教学,通过专题网站与学科教师交流教学中的问题,提供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以智力投资支持学校教学,实现社会与学校教育的协同发展。

当然,专题网站具有资源的开放性、过程的交互性、结构的固定性和功能的完备性等特点。专题网站展示的资源需要不断更新和丰富,需要在互动教学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师、家长、社会三方的互动和协同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中间需要不断磨合和协调,需要不断寻求更为合理的协作机制,但一个最根本的目标就是,一切为了孩子的优化学习和健康成长。本研究尚处在初级摸索阶段,还有些问题需要继续探索,比如专题习作网站和语文课堂教学的关系问题,网站的及时维护更新问题,资源版权知识的保护问题等,还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实践证明,在习作专题网站的支持下,社会、家庭、学校共同支持和协助学校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能提高课堂教育的效果、效率和效益,完善和促进新教改,实现新时期的协同教学。

参考文献

[1]吴清山.协同教学[J].教育资料与研究,1999(26): 83.

[2]刑丹平.协同教学实施模式的构建和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3]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蓝光喜

EDA技术下的电子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我国已步入信息化社会,高精尖端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将会左右社会的进程。目前,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都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并且还能透过信息技术对一部分前卫的科学难题进行化解,甚至处理繁杂的土木工程遭遇的难题。所以,本文将浅谈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土木工程;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土木工程不单单是一种科目,也是一种技术,它的发展和演变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转变历程。目前,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运用已开始向着普及的方向发展,电脑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精尖端技术更是赢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从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而这部分信息技术和其它尖端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運用,有着极其显著的功效。透过电脑、通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等对土木工程的建筑方式和建筑技术进行改善,能够最优配置建筑资源;保障建筑的质量,并减少建筑投资的成本,提升土木工程的建筑质量。同时,将信息技术与土木工程物流管控、电商等进行结合,能够提高土木工程的管控质量,为建筑企业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所以,对其展开研究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一、土木工程信息化

带有时代特征的电子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技术是一种颠覆,特别是对土木工程来说,对其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土木工程近年来着重研究的焦点和重点。土木工程是建设各种建筑的科技的总称。土木工程诞生的实质意义,就是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以及安全,保障整体建筑能够承受来自自然或人力的压力。

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可以形成技术创新,这也是土木工程化解技术困境的方式之一,也能帮助土建公司走出困境。而要想实现以上愿景,除了创新工作方法和理念外,还应对信息技术作深入、全面的了解。

土木工程信息化实际上是指以电脑和网络为基础,牵涉到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等卫星定位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CM、产品数据管理技术、企业资源计划等制图技术和办公自动化等电商技术。

土木工程信息化的终极目标是在土木工程建设时期,通过策划、勘探、设计、动工和管控,使其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它有以下几个内容:

(一)土木工程的实际勘探与规划

在土木工程的设计、勘探以及制图时,能够融合地理信息系统优化等卫星定位技能对工程实施现场勘探,协助技术专家对土木工程进行改造。

(二)工程设计的拟真与优化

土木工程在建筑构造的设计和解析上应充分利用电脑技术,透过拟真解析对建筑构造进行优化。与此同时,应实施强度估测、构造查验以及通过荷载产生的弯矩、剪力计算来算出所需钢筋的数量,并明确直径。

(三)土木工程的管控

信息技术不但能对工程设计和计算给予强有力的支撑,对建筑管理来说,也有着极大的助益。在土木工程的建设上,透过信息技术对建设项目进行编排、管控以及物流监督和管理都是可行的。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软件技术不但有着较强的可操作性,而且在工程运转的环境上,也符合土木工程的实际状况。这部分高新技术在提升工程设计质量上有着不小的作用,并能减短施工周期、减少工程造价以及创造性的开展建筑工作,其功能和作用不容小觑。

二、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态势

土木工程信息技术汇集了当代工程学科、商管和企管等多个领域的优势,是高精尖端、繁杂无比的技术。而随着网络技术的逐渐普及,土木工程信息技术正在向集约化、互联网化以及人工智能化的模式过渡。对未来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态势,笔者总结出下面的内容:

(一)三维交叉技术以及拟真技术

三维交叉技术是指在电脑中打造商品的三维模具,之后透过交叉设计软件预设交叉流程,使客户能透过滑鼠等交叉设施进行人机交叉的新型技术。

透过三维交叉技术能使工程技术专家对建筑的构造有更深层次的印象,对于细微末节的处置也十分“给力”。

拟真技术就是指将物理资源转化为理论上能够管控的资源,以突破物理构造的局限。在土木工程的图像解析上,利用拟真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图像处置的质量。

(二)土木工程数据库以及管控体系

伴随信息技术深入土木工程领域,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数据库和管控体系的研究和运用不再如“空中楼阁”一般遥不可及。该数据库与管控体系支持数据抽象化的界定、分布式、拟真环境下的多客户并发I/O态势的数据管控,兼容更高层次的储蓄与查找,访问权限和数据拥有权的管控,异构数据库的实效性查验,体系错误状况下的复原等等。

(三)崭新的计算机辅助工程体系

电脑辅助工程是指利用电脑协助解析繁杂工程和商品的结构力学特性,并优化构造特性等等。

如今的电脑辅助工程技术,在功效以及计算精确度方面提升迅速。在网络化的环境中,从土木工程的用料解析,到建筑构造的拟真和整体构造布局的规划,都要用到电脑辅助技术,并以其为支撑,使建筑工程向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还不能忽略其专业特征。

(四)嵌入式体系的运用

电脑技术在各领域中的运用已变得越来越普及,它使嵌入式电脑在运用频率上明显高于以往的老旧电脑设备。

嵌入式体系是指以运用为核心,以电脑技术为支撑,软硬件可剪裁,对功效、质量、成本、体积、能耗等有严厉要求的专门的电脑体系。科学技术发展的源动力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和舒服;因此,土木建筑工程未来将迎来“普及计算”的年代,在例如家庭互联网等普及计算的范畴内,大规模的效率高而且成本低的嵌入式体系就有了“用武之地”。

嵌入式体系的是以运用为核心的“芯片”设计和软件开发的需求而诞生的。土木工程技术促成了嵌入式软件的研发,嵌入式软件又是土木工程专业学识的软件呈现形式,是嵌入式体系的中心,也是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的研发对象。

嵌入式软件的具象化运用主要是对各种检查器械和管控体系进行研究,“摩尔定律”预示着未来10年“芯片”的功效是目前的100倍。所以,未来嵌入式软件的功效将呈几何级数增长,即便不使其与互联网结合,也能做好目前只有在普通电脑上能做的事情。所以,土木工程整体程序的调配工作将产生质的飞跃,运用全球定位体系和遥感体系等多种体系,它能被运用到现场数据的智能搜集上,并以数字化的标准格式被储存起来,并运用嵌入式软件对其进行解析、整改以及转变,使数据能够呈现出人们需要的信息,并为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更重要的是能进行智能监督。

当前,嵌入式体系已开始在土木工程中使用,然而不论是功效抑或成本都是阻碍其发展的元素。而嵌入式技术的成熟无疑将解决上述问题,并提升土木工程信息化程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的研发已为土木工程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纵观我国的发展情况,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在信息化社会,土木工程的发展不能仅着眼于建筑物自身的安全性,也不能忽略减少成本、获得效益的施工初衷,而应在给人们带来居住的舒适度后,使建筑真正体现人性化和智能化。

参考文献:

[1] 薛娜.试论信息技术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8):120-120.

[2] 王凯英,廖明军.虚拟现实技术在土木工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1):72-73.

[3] 周亚螓.新环境下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刍议[J].房地产导刊,2013,(20):132-132.

[4] 向庭刚,佟磊.试论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8):1002-1002.

[5] 吴本英,周锡武.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土木工程概预算》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41):231-232.

EDA技术下的电子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电路综合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情况,提出地方本科院校课程实践改革的新思路。通过改革课程内容进行分层教学,实践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改变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因材施教,强化过程控制和管理;创新课程设计考核,构建多元化考核方法;在课程设计中引入思政元素,培养职业素养等方式,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教学改革;考核方式;课程思政

2018年5月26日,五邑大学因应国家制造强国发展战略和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需要,学校通过调整学科资源、优化学科结构而组建智能制造学部。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型人才,智能制造学部所有专业按照“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质量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重构了课程体系。根据2018年培养方案,智能制造学部对现有的实践教学进行了资源整合,形成了《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践课程。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所对应的专项实践环节,是一门强调综合性设计方法与实践的必修课程。课程通过指导学生查找相关文献,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功能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利用软件仿真实现合理有效的功能需求,通过硬件制作包括电路板的焊接、调试实现具体功能,并展示实物、撰写报告、汇报设计过程。课程为后续专业综合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类课程提供文献查询、方案制定与评估、设计说明书撰写和答辩等技能,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重要影响[1-4]。

丁莉峰等[5]以电化学方向为例,提出改变传统专业实验的教学理念,增加对开放性实验的探究,将教师的科研项目渗透到教学内容中,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胡明茂等[6]从师资建设、学生社团建设、仿真技术的应用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建设。熊田忠等[7]以運动控制课程为例,指出应用型本科建设应从教学内容优化、进行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吕凤娇等[8]通过改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开展校企合作等方式,对药剂学课程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实践。刘琪芳等[9]以山西农业大学电子信息类课程为例,提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与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复合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

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结合工程认证理念,提出地方本科院校课程实践改革的新思路。通过改革课程内容进行分层教学,实践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改变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因材施教,强化过程控制和管理;创新课程设计考核,构建多元化考核方法;在课程设计中引入思政元素、培养职业素养等方式,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电子电路综合设计》教学现状

目前,我校《电子电路综合设计》的流程为指导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由查阅资料,设计、仿真、制作、调试电路,最后指导教师根据作品和报告给出相应的成绩。课程设计的实际开展效果还是不错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0-11],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难度大,学生畏难情绪严重。在学习《电子电路综合设计》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通过理论课的实验掌握了常用芯片的使用,通过《电子工艺实习》接触了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完成功能电路的设计、制作和调试的整个流程,缺少系统设计的概念,面对工程问题时缺乏基本的思路和方法。课程难度较大,使一部分学生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信心不足。

2.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过程控制。教师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虽然有定期指导环节,但落实到课程设计往往流于形式,一个老师要全权负责一个自然班50多人的指导和考核工作,使得师生交流的次数和时间都非常有限。部分同学参与性不高,浑水摸鱼,坐享其成,归根到底是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过程控制。

3. 传统的《电子电路综合设计》课程考核形式较为单一,只对学生的设计结果和实验报告进行考核[12-13],不仅缺少过程考核,还缺少差别性评价。同时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职业道德规范等不易量化的因素没有纳入考核范围,无法适应新大纲的要求。

4. 未重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沟通协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非技术方面能力的培养。传统的《电子电路综合设计》,注重对学生工程技术能力方面的培养,对团队合作意识、沟通协调能力、职业道德规范等非技术方面的能力并未做出相应的要求。当前社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团队协同合作和基本的职业素养。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电路综合设计》改革策略

(一)课程设计内容分层次化,实践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以学生获得知识能力为目标,将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等教学方式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任务驱动式教学是强调以具体实践任务需求为导向的新型教育模式,旨在通过实践任务的设计来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任务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形成“实践主线,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由消极被动参与,到主动积极探索。根据课程实施过程,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5个任务阶段,如表1所示。

通过“实践任务”能够量化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二)改变教学模式,注重过程控制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学生可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得优质的学习资源,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教学模式受到广泛关注[14]。《电子电路综合设计》课程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探索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实践,开展教师、学生、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精心梳理,对教学形式合理设计,主导、把控整个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环节。课程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运用网络及数字资源,将传统课堂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开展《电子电路综合设计》混合式教学实践。

课前,教师通过云班课提供丰富的资源,包括课程设计要求,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自录视频、微课),芯片使用手册等相关教学资源。同时,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通过微信方便快捷地进行讨论,学生可及时获得教师技术指导。通过讨论,可以逐渐把一个知识点落实到一个具体电路,最终完成整体方案的设计。课堂上,学生结合翻转课堂安排,完成小组讨论,研讨展示。教师根据课前学生完成的实验设计方案、调试情况等共性问题集中点评,以提升教学效果。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具有“过程性”,为克服以往课程设计“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足,一方面,在课程设计的每一个任务阶段,教师都应该安排固定时间对学生进行答疑指导;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如云班课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学生在实物设计制作过程中,应采取检查《工作日志》分阶段进行过程控制。学生通过书写日志理清思路,为课程设计报告留下素材;教师掌握课程进展情况,及时答疑解惑。在过程控制阶段,指导教师应与学生及时互动,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三)创新课程设计考核方法,构建多元化考核方法

由于《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践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相较于理论课程,评价所涉及的内容更为广泛。因此,构建多元化的考核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电子电路综合设计》考核可分为实物制作、答辩和设计报告等三部分,具体各部分设计如下:

1. 实物作品,成绩比重为40%。针对设计任务中要求的功能和性能指标对实物作品进行测试,同时考虑作品的稳定性、外观设计和制作工艺等因素给予评价。题目中也可设置其他加分项,如果学生在达到题目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在技术创新、功能扩展、高效节能、降低成本等方面做出了有意义的工作并取得明显效果,可适当加分,以鼓励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可采取检查《工作日志》进行过程考核,过程考核的成绩一并计入实物制作成绩中,过程考核不满足最低要求的,课程成绩判定为不及格。

2. 设计报告,成绩比重为40%。针对设计方案和设计过程的科學性、理论分析与测试的严密性、文字表达的条理和准确性等方面的因素给予评价。为培养学生规范撰写文档的能力,要求设计报告书写格式必须规范,如报告格式未达到规定要求,则设计报告成绩折半处理。为避免抄袭现象,如出现同一小组学生报告雷同的情况,设计报告成绩按“实际报告成绩÷雷同报告份数”的方式给出;如不同小组报告发生雷同,存在严重的抄袭行为,包括设计方案、设计报告、软件代码等,最终成绩直接判定为不及格。

3. 答辩,成绩比重为20%。答辩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系统设计思路、工作原理;系统设计方案的评估选择依据;对照电路实物指出本人在系统设计制作过程中所做的工作,说明团队合作情况;系统设计制作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案;对照电路原理图和实物作品解释各部分电路的功能、参数计算方法。答辩时对设计原理完全不懂或知之甚少,经调查发现本人实际未参与小组工作,或工作量严重不足,最终成绩直接判定为不及格。

另外,在课程中存在严重违反实验室管理规定的行为,如故意损坏实验仪器、配线,不经老师许可将实验设备带出实验室,焊接时不使用烙铁架,不及时切断电烙铁电源造成实验室严重安全隐患等, 课程成绩判定为不及格。

(四)在课程设计中引入思政元素,培养职业素养

新时代对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要求,比如社会责任、竞争意识、“绿色”观点、工匠精神,而这些能力又显然不是一时一刻能迅速提升的,它是需要平时的积累和修炼之后才能具备的。教师可以在教学环节中融入思政元素,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根据《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施过程的不同阶段引入思政思想,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知识技能,而且能够获得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在案例讲解和任务布置中,可以举例中美贸易战,让学生客观地了解我国芯片技术的发展现状,让学生明白核心科技是国之重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离不开强大的科技支撑,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方案设计和评估过程中,可以让同学们从技术、安全及环境方面,可靠性、可持续性或经济性(成本控制,性价比)等方面描述设计方案和评估方案,引导学生寻求复杂度、成本和功能上的最佳方案。同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扩展元器件功能,鼓励同学们设计新颖的方案,来激发同学们的创新精神。

在实物制作和性能测试中电路实操阶段,元器件不虚焊、不短路、不错焊,必须认真严谨,一丝不苟,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实验完成之后,要求学生将实验仪器放置整齐,将工作台整理干净。当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之后,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工作态度,规范其职业素养,从而提高职业行为能力。

在课程设计答辩中,可以告诉同学们,现代高级应用型人才是高技能复合人才,团队协作是当今社会的必然趋势,分组作业需要互帮互助,和谐友善和谦逊的态度。另外,每个人在团队中都是一颗螺丝钉,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为集体服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校应用型教学的转型背景下,《电子电路综合设计》通过改革课程内容进行分层教学,实践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改变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因材施教,强化过程控制和管理;创新课程设计考核,构建多元化考核方法;在课程设计中引入思政元素,培养职业素养等方式,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然而,构建一个科学、可执行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尝试和完善;思政元素的植入能否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也需要不断尝试和反思。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将结合线上线下的资源,完善课程建设,以培养更多合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赵雁楠.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实践教学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3(37):121-123.

[2]徐立清.地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标准的设计思路与实现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17,38(5):81-85.

[3]刘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高教探索,2017(3):41-44.

[4]李小文,夏建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課程改革的若干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107-110.

[5]丁莉峰,程雪松,李松栋,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开放性实验的改革与探索——以电化学方向为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4(37):170-173.

[6]胡明茂,孙煜,齐二石,等.新工科背景下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7(38):223-227.

[7]熊田忠,孙承志,吉顺平,等.应用型本科运动控制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11(36):189-193.

[8]吕凤娇,谢晓兰,高平章.应用型本科高校药剂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0(18):123-125+129.

[9]刘琪芳,杨怀卿,刘振宇.新工科背景下的电子信息类实践教学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9,6(41):151-154.

[10]张春慧,宗哲英,王利娟,等.“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过程管理体系建设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37):182-184+192.

[11]吴丽珍,杨新华,马洪飞,等.基于OBE理念的电子技术混合式实践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20,7(48):13-16.

[12]付永庆,赵娜,肖易寒.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课程考核方式的创新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8,3(16):142-145.

[13]赵宇洋,李争.面向应用型本科电气类专业的OBE实践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9,10(44):107-109.

[14]张京玲,王天雷,王玉青,等.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8,5(25):38-39+41.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