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论文 ERP系统管理会计论文范文6篇(汇总)

ERP系统管理会计论文范文6篇(汇总)

ERP系统管理会计论文范文6篇

ERP系统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当前ERP正以其巨大的潜在经济效益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在大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ERP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实施对ERP整体应用效果至关重要。分析了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铁路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中的应用,并从保证系统应用成功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ERP系统管理会计论文范文6篇(汇总)

关键词:ERP;人力资源;系统;建设;关键;因素

作者简介:席慧敏,女,山西朔州人,神东煤炭集团财务部,经济师,从事财务管理及人力资源ERP管理。

1 ERP系统概述

ERP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的简称,即企业资源计划。它是一套建立在企业内部网络上的统一技术平台,通过标准化的数据和业务操作流程,全面、及时、准确和集成地体现日常经营业务中的“资源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服务的管理信息系统。其功能覆盖企业的财务会计、规划计划、生产销售、物资采购、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ERP系统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同时,ERP体现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企业现代化管理理念,在提升管理水平,增加核心竞争力,综合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等方面优势突出,对于大型、综合型集团企业产生的管理效益显著,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管理手段,成为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标志。

进一步地,我们可以从管理思想、软件产品、管理系统三个层次给出它的定义: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er Group Inc.提出的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 II(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思想;是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网络通讯等信息产业成果,以ERP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具体来讲,ERP与企业资源的关系、ERP的作用以及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的关系等可以表述如下:

(1)企业资源与ERP。厂房、生产线、加工设备、检测设备、运输工具等都是企业的硬件资源,人力、管理、信誉、融资能力、组织结构、员工的劳动热情等就是企业的软件资源。企业运行发展中,这些资源相互作用,形成企业进行生产活动、完成客户订单、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企业价值的基础,反映企业在竞争发展中的地位。ERP系统的管理对象便是上述各种资源及生产要素,通过ERP的使用,使企业的生产过程能及时、高质地完成客户的订单,最大程度地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并根据客户订单及生产状况做出调整资源的决策。

(2)调整运用企业资源。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便是合理调整和运用上述的资源,在没有ERP这样的现代化管理工具时,企业资源状况及调整方向不清楚,要做调整安排是相当困难的,调整过程会相当漫长,企业的组织结构只能是金字塔形的,部门间的协作交流相对较弱,资源的运行难于比较把握,并做出调整。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针对企业资源进行管理而设计的ERP系统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设计的,成功推行的结果必使企业能更好地运用资源。

(3)信息技术对资源管理作用的阶段发展过程。计算机技术特别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甚至对改变管理思想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管理思想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互成因果的环路。而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已在企业的管理层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由此可见,ERP的应用的确可以有效地促进现有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要求,它的导入,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要把铁路企业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企业,打造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公司,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覆盖公司各业务领域和产业链各环节,集调度、监管和运行维护于一体的应用软件系统,充分发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优势,推进跨单位、跨专业的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实现快捷、准确的业务处理,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全面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集团公司整体协调发展。这就是建设ERP系统所要实现的目标。

2 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的作用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ERP是基于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开发出来的企业管理信息集成系统,而不单是一个产品这么简单,对于企业来说ERP首先应该是管理思想,其次才是管理手段与信息系统。管理思想是ERP的灵魂,不能正确认识ERP的核心理念,就不可能很好地去实施和应用ERP系统。随着铁路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一支与之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实施,就是要通过系统的建设,对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利用全面、系统、准确、实时的数据支撑及其分析功能,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发挥人力资源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主要关注两个领域:员工日常事务管理和员工职业生命周期管理。员工日常事务管理包括组织管理、人事管理、薪资管理、时间管理等子模块,主要应用于组织结构的设置、人力资源的调配、人事事件的处理和信息记录、工作时间和休假缺勤的编排管理、工资奖金的核算和社保公积金的处理等业务。员工职业生命周期管理包括招聘管理、绩效考核、员工培训、员工发展等子模块,主要应用于各类人才资源的选录引进、岗位工作业务需求和个人能力资历的评估分析、各类专业性业务培训的制定实施、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和培养发展等业务。在这些基础应用的支撑下,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能综合的利用各种数据信息,对各项关键指标进行分析和监控,为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确保员工的“选、用、育、留”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良好有序开展。

首先,企业要对ERP有足够的认识。必须清醒地意识到ERP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变革,决不仅仅是停留在业务流程和信息集成的操作层面,更重要的是ERP将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化。在启动ERP前,必须提前预测ERP先进的管理方法和传统营运体系所产生的碰撞,这样才可能积极应对实施过程中的偶然事件。其实许多企业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总在不断地健全自身的管理体制,导入ERP更是一个完善的过程,而局部的微调可谓是换汤不换药,相比之下ERP更能体现整体规划的战略高度。

第二,正确看待权力再分配。管理体系的变革同时会导致一定的组织结构调整,如何处理人事变动和由此而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将会直接影响到ERP的顺利实施,以至于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做出决策的同时还应积极理顺当事人的心态,规避由此而产生的风险。从事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人都知道,造成企业不稳定的因素很多,有的来自于企业,更多的是来自于从业者本身。企业在积极理顺的同时,更应立足长远,以大局为重,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第三,企业传统习惯的改变。笔者听到很多企业家都会有这样的担忧,企业人员素质和传统的操作习惯是否会影响到ERP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对接?这是许多项目实施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有适应和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而ERP的运行最终也会落实到具体操作人,全员培训是实施ERP的前提,以什么心态接受培训,在培训中遇到阻力如何面对,将决定着ERP的实施成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扩张和加入WTO的新局势,员工素质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导入ERP不仅给企业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一个提升员工素质的大好时机。

第四,角色的换位思考。ERP供应商以怎样的心态深入企业进行有效实施,更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有时会听到从业者拿出大牌的口吻应答基层人员的提问和意见,这显然是犯了角色定位错误。不错,ERP含有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企业可以借此有一个长足的跨跃,但每个企业都有一定的特性,即使同一行业也是如此,因此实施人员必须做一个角色换位,站在企业的角度,深入了解企业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推理、测试,最后得出的方案才可能适合企业,才能得到顺利实施。

3 ERP系统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

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别于其它工具的主要特征是其内涵的管理理论、制度和方法。很多单位和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管理系统时,只是要求开发厂商进行功能培训,而不注重体系结构、信息标准、流程方案、运维制度的建立和移交。铁路企业专业门类多,员工数量大,管理幅度宽,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涉及到企业人力资源诸多环节,关系到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实施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将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把握好系统实施的关键因素,有助于系统的成功实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能力。

(1)更新理念,建立“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要求企业也要随环境的变化保持动态更变化。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也要朝着促进企业发展的方向发展。企业应在“物的管理”更新的同时,也要更新“人的管理”的理念,建立“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人力资源部门要从繁琐的传统事物工作中走出来,就要建设一套数据结构统一、业务流程规范、管理模式高效的“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系统建设的初期,人力资源职能部门和业务人员都需要主动学习、充分理解系统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强化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提高执行力度,保证系统的建设顺利进行。

(2)业务主导,正确看待权力再分配。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业务信息工程。管理体系的变革同时会导致一定的组织结构调整,如何处理人事变动和由此而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将会直接影响到ERP的顺利实施,以至于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人力资源职能部门和业务人员都需要作为系统建设的责任主体,在业务需求确认、业务流程梳理、数据信息核实、系统上线应用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要加强和项目组咨询顾问、兄弟单位业务专家、信息技术人员密切协作,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共同协商解决系统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系统实施能够良好有序开展。

(3)合理规划,改变企业传统习惯。企业人员素质和传统的操作习惯是否会影响到ERP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对接?这是许多ERP实施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有适应和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而ERP的运行最终也会落实到具体操作人,全员培训是实施ERP的前提,以什么心态接受培训,在培训中遇到阻力如何面对,将决定着ERP的实施成败。同时,数据的质量是系统运行的生命,决定着系统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在系统实施过程中,企业必须改变以往的旧有的信息收集、整理习惯,要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明确信息收集方法、确定信息收集类型、执行审核检查程序,确保采集数据完全符合系统建设标准,并真实反映实际业务工作情况,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4)加强培训,优化绩效考核制度。有计划的平衡员工学历结构,着重储备符合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的专业人才。建立包含教育技能水平、职业兴趣、测评结果、工作经验、培训经历等信息的员工数据库,以便及时补充空缺岗位。针对现有职位进行岗位分析,通过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整理出岗位的具体责任,资格条件等,制作出职位说明书。不仅能为以后的招聘提供依据,明确现有工作的要求和内容,使其更加合理化,而且能做到招聘到的员工与工作相适应。设计适合本企业的考核体系。例如360度绩效考核法、平衡计分卡法等。只有正确的考核与评价,才能为岗位调整,人员晋升提供公平的依据,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有利于发现和培养人才。

4 结语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信息时代,竞争范围在逐渐扩大。信息化带来的不仅仅是工作平台和工作用具的改变,更大程度上是工作方式、工作习惯的转变。在引入业务流程管理以后,甚至还包括责任、权力、利益格局的调整,因此各级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认知能力、接受程度和操作使用能力成为制约信息化系统推广使用的重要方面。突破人为的阻碍需要决策层的坚定的意志和决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把不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工作和交流定义为功能性文盲,就足以证明信息化管理是大势所趋,需要在加强全体人员信息化应用能力基础上,全力推进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企业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经营,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明政无大小,皆以人为本”。毋庸置疑,人才的作用对于国家和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现代企业的人力管理中,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好ERP管理的优势,才会获得长远的发展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谢兆平,萧倩娴,祝庚.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J].长沙大学学报,2004,(2).

[3]谢莉萍.人力资源管理趋势研究[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5,(9).

[5]谭春勇,胡晓兵,李英林.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信息化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9,(11).

[6]刘祖云.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提高人力资源效率[J].学术论坛,2004,(2).

ERP系统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ERP运维精细管理把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纳入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了管理制度流程化、考核自动化、检查系统化、培训多样化,提高了管理效率,增强了管理透明度,提升了全员工作效率。同时为企业资源的高效使用、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极大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

[关键词] ERP;精细管理;企业经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9. 028

1 引 言

随着油田企业信息化的发展,ERP广泛地应用在各大油田中,信息化与企业经营业务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企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也越来越重。尤其是ERP系统应用的不断推广完善,系统运维管理也逐渐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推进油田企业ERP系统的深入应用,提高ERP系统运行效率和质量,有效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对各项经营业务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运维管理,建立健全的运维管理体系,为运维管理打好坚实的基础。

2 ERP运维精细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内涵

ERP系统在应用过程中逐渐与实际运营业务进行磨合,对部分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功能要进一步完善。因此不仅需要保证ERP系统运行的正常和稳定,还需要对部分应用管理做功能提升,这时工作重点则转到了系统运维和应用管理阶段。

建立好稳定高效合理的运维支持体系,对解决系统数据错误和处理用户操作出现的问题,提高应用效率,满足业务需求,显得非常重要,不同的实施方式也影响到运维体系结构功能的组成。所以健全的运维管理体系将为运维管理打好坚实的基础。

围绕强化各模块ERP经营业务工作,研究推出具有全面性、规范性、综合性、科学性、持续性的ERP 运维精细管理体系,具有制度流程化、考核自动化、检查系统化、培训多样化的“四化”管理特点。以夯实油田ERP经营业务为核心的精细管理,制度流程化、考核自动化管理提升,最大限度地支持经营业务跨部门协同工作管理,使ERP 运维管理成为利用信息化实现企业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典型。

3 ERP运维精细管理在油田企业经营中的做法

油田企业ERP 运维采用科学、合理、高效、创新的精细管理体系,开创了厂ERP 运维管理工作新局面。具体做法如图1所示。

3.1 ERP 运维精细管理方案

夯实ERP系统运维工作为核心的精细管理活动运作,需要构建相应标准化管理体系。根据公司油田下属企业的实际情况,在ERP运维管理模式上有所创新,通过构建ERP 运维组织机构、构建ERP 运维管理人员编制、构建ERP运维管理制度、构建ERP运维管理网站“四个构建”,在企业范围内全面开展了ERP 运维标准化精细管理活动。

3.2 明确ERP 运维管理检查内容

为了将ERP运维管理工作各项指标落实到实处,采油厂ERP运维管理小组准确划分ERP工作检查项数与内容,明确系统化精细检查方式与方法,找准ERP 运维管理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为ERP系统运维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定准位、找准点、圈准面。

3.3 制定ERP运维管理运作方法

目前公司下属企业ERP系统业务有财务、物资、设备、项目、人事5个模块,共有4百多用户在使用ERP系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提高运维知识管理、加强各层人员培训管理、建立用户权限管理,科学、合理、有效的运维管理,在ERP运维管理模式上有所创新。

3.4 利用信息化自动提取数据,实现企业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ERP工作是需要跨部门协作完成的,具体的业务指标都体现在业务流程中,各部门的用户必须相互配合、相互沟通才能顺利地、圆满地完成一个项目。各部门业务相互衔接,为了工作中不出纰漏,避免各部门相互推卸责任,采用了制度流程化的管理方法。这样的工作方式必须依托各部门主动换位思考、团结协作,流程管理是将所有的业务、管理活动都视为一个流程,注重他的连续性,以全流程的观点来取代个别部门的观点,强调全流程的绩效表现取代个别部门的绩效,要求各职能部门的成员互相合作,共同追求流程的绩效。

4 结 语

ERP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ERP运维组根据下属企业实际情况,对各项业务实现了管理制度流程化、考核自动化、检查系统化、培训多样化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运维精细管理,提升了全员工作效率,成为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推动,有效促进全厂经营各项任务的完成,极大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

油田企业因其规模庞大,管理层级深,用户数据多,建立符合企业自身需求的运维管理体系至关重要。运维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ERP系统的运行效果。建立科学合理的运维管理体系,是ERP系统应用的重要保障。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使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优势。

主要参考文献

[1]夏家莉.ERP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ERP系统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字:ERP财务管理功能应用 正文: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ERP是一套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ERP系统是基于ERP企业管理理念上的高度集成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帮助企业实现自动化的新型企业管理模式。 ERP软件,即企业资源规划软件,是一种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应用软件。它是一种运用了当今先进的信息技术如数据库/数据仓库技术、网络技术和INTERNET技术,在MRPII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和生产制造管理等功能于一身的高度集成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一:ERP核心管理思想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 ;

在知识经济时代,仅靠自己企业的资源不可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还必须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才能有效地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满足企业利用全社会一切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的需求,以期进一步提高效率和获得竞争优势。现代企业竞争不是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供应链与另一个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ERP系统实现了对整个企业供应链的管理,适应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需要。

2、体现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思想

ERP系统支持对混合型生产方式的管理,其管理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精益生产的思想,它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一种企业经营战略体系。即企业按大批量生产方式组织生产时,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企业同其销售代理、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已不再简单地是业务往来关系,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组成了一个企业的供应链,这即是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

其二:敏捷制造的思想。当市场发生变化,企业遇有特定的市场和产品需求时,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不一定能满足新产品开发生产的要求,这时,企业会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应链,形成“虚拟工厂”,把供应和协作单位看成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同步工程”,组织生产,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入市场,时刻保持产品的高质量、多样化和灵活性,这即是敏捷制造的核心思想。

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ERP系统中的计划体系主要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采购计划、销售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而且这些计划功能与价值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

另一方面,ERP系统通过定义事务处理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以便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从而实现了根据财务资金现状,可以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料信息的状况,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做出决策。

此外,计划、事务处理、控制与决策功能都在整个供应链的业务处理流程中实现,要求在每个流程业务处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工作潜能与责任心,流程与流程之间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以便在有机组织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潜能。实现企业管理从“高耸式”组织结构向“扁平式”组织机构的转变,提高企业对市场动态变化的响应速度。

二: ERP与财务管理

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主要是用于事后核算,在管理控制和决策支持方面的功能相对较弱,其信息处理一般又都是对手工会计职能的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是面向任务和职能的,难以满足对企业业务流程的监控和与其他系统的高度集成。而ERP中的财务管理系统将资金流和物流进行高度集成,实现财务管理从事后财会信息的反映,到财务管理信息处理,再到多层次、全球化财务管理支持的转变,以便对全球市场信息做出快速反馈,降低各类经营成本和缩短产品进入市场的周期,提供强大的财务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获取丰富的战略性财务信息。除传统的功能外,还应有如下功能:

1、基于ERP的财务成本管理应当以企业的运营资本管理为核心,对采购、生产、销售而引发的现金支出和货款回收,由信用销售造成的应收账款,以及由生产和销售需要而设置的存货进行管理,加强运营资本的流动性,提高使用效率,降低使用风险。

2、要求对市场信息的快速反馈,全面提供公司的财务管理信息,尤其是提供更丰富的战略性财务信息,为公司的发展战略决策、市场营销和业务操作等各层次的管理需要服务。

3、强调面向业务流程的财务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控制,使财务系统能支持重组后的业务流程,并做到对业务活动的成本控制。

4、支持公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的改善,如支持凭证的集中式审核,加快期末关封帐的速度,使财务管理的效率得到提高。

5、财务管理系统不仅在内部的各模块充分集成,并且与供应链和生产制造等系统也达到了无缝集成,使得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的财务信息能及时准确地得到反馈,从而加强了对资金流的全局管理和控制。

6、支持事后财会信息的反映,向财务管理信息的及时处理,再到事前预算控制的财务管理模式转变。

7、除了提供必须的财务报表外,还能提供多种管理性报表和查询功能,并提供了易于最终用户使用的财务建模和分析模块。

8、支持基于Web的财务信息处理,为支持公司发展电子商务和基于Internet的应用系统,部分财务信息(如采购订单处理等)可以通过Web方式收集和发布。例如Oracle提出的应用系统的ICA结构(网络计算体系),就是这方面的应用。

9、支持企业的全球化经营。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分支结构提供一个统一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平台,同时也能支持各国当地的财务法规和报表要求。如提供多币种会计处理能力,支持各币种间的转换,支持多国会计实体的财务报表合并等。

三: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采购付款循环中的物流和资金流的统一

ERP的执行过程是从采购活动开始的。采购部根据物资需求计划采购,采购回来以后,经质检部门验收入库,录入库存系统。此时,库存增加,同时应付账款也增加(或现金减少)。通过ERP的会计界面,生成会计凭证,过账后在总账系统中同时更新应付账款和存货账户。从而在采购付款循环中实现了物流和资金流的统一。

(二)生产循环中物流和资金流的统一

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订单从仓库中领取原材料,此时,存货减少,而生产成本增加。通过ERP的会计界面生成会计凭证,过入总账,更新相应的会计科目数据。加工完成,生产出可以向客户销售的产品并入库,通过ERP的会计界面,声称会计凭证,过入总账,减少总账模块中生产成本账户的金额,增加存货账户的金额,实现了生产循环中物流和资金流的统一。

(三) 销售和收款循环中的物流和资金流的统一

销售部门接到客户的定单,通知仓库按照订单向客户发货,库存减少的同时,应收账款增加。通过ERP的会计界面,生成会计凭证,过账后即可更新应收账款和存货在关的金额。以后收到客户付来的货款,通过ERP的会计界面,生成收款凭证并过账,总账系统中的现金和应收账款两个科目的数据同时得到更新。从而在销售和付款循环中实现了物流和资金流的统一。

四:实施ERP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

(一)ERP系统扩大了财务管理的内容

ERP扩大了财务管理的内容,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厂房、机器、资金等有形资产。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产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人力资源、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大大提高。然而,由于无形资产确认、计量的困难,传统核算型软件受到很大限制,进行财务决策时也很少考虑这些无形资产。ERP系统除了财务系统外,还包括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等系统,可以从各方面对这些无形资产进行分析、预测,丰富了财务管理的内容。

(二)ERP系统突出财务管理的整体性

ERP系统突出了财务管理的整体性,ERP系统除了提供必须的财务报表外,还能提供多种管理性报表和查询功能,并提供易于使用的财务模型和分析模块,更全面地提供财务管理信息,为战略决策和业务操作等各层次的管理提供服务。ERP系统对大量规范业务的计量都可以在初始化中加以设置,自动生成相应的凭证,记录工作可由系统自动完成,计算和报告中的大部分工作也能通过系统设置而自动完成。并且ERP系统的集成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保障了财务管理所需信息的质量。系统的实时性又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三)ERP系统使财务管理与生产管理有机结合

ERP系统使财务管理与生产管理有机结合,发挥计划与控制作用系统可以把企业的生产和财务管理集成在一起。在一个集成的环境下,当生产经营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时,很容易驱动会计核算系统正常运行。由财务管理系统驱动生产管理系统非常困难,而由生产管理系统驱动财务管理系统则容易得多。

(四)ERP系统细化了成本核算

细化成本核算以加强成本管理ERP上线带给成本管理的第一个变革是建立了标准成本体系。成本核算对象进一步细化,按物料编码核算成本,通过子库存转移实现同一法人内部物资转移,成本费用控制高度集中。同时能适时监控采购

物资的实际采购价格,及时了解公司各项大宗原材料等市场信息,促进采购成本降低,保证公司成本、利润核算更加真实、科学、准确。

(五)ERP系统改变了企业资金管理模式

ERP资金管理的两个重要功能,即自动实时生成现金流量表和利用内部银行结构对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可以使集团总部作为投资中心,进行资金的合理分配与运用。

五、结论

从传统的封闭、单一的核算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到基于ERP的集成、准确、实时、决策性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对ERP及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ERP 管理模式的财务管理系统必将朝着更加科学化、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传统企业在转型前必须作好各方面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 吕文清:ERP制造与财务管理,广州经济出版社,2003年

2. 李成伟:我们ERP软件产业优势分析发展策略研究,经济经纬,2004年4月

3. 姜金香:论ERP对企业会计变革的影响,商业研究,2004年9月

4. 孙丹.如何建立企业财务管理系统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年第14期

5. 张军.浅谈ERP系统环境下的财务管理《商场现代化》2010年31期

6. 胡晓莱.基于ERP系统下财务管理功能探讨《商场现代化》2009年

ERP系统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第4篇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时间 课时数: 4 实验名称: 薪资管理系统

一、 实验目的

系统学习薪资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的主要内容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要求

要求掌握建立工资帐套、建立工资类别、建立人员类别、设置工资项目和计算公式的方法。了解工资帐套与企业帐套的区别;掌握工资项目和计算公式的方法。了解工资企业与企业帐套的区别;掌握工资数据计算、个人所得税计算的方法;掌握工资分摊和生成转账凭证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及过程

●实验一:薪资管理系统初始化

1、建立工资套

(1)执行“基础设置”|“基本信息”|“系统启用”,进行重注册。

(2)执行“人力资源”|“薪资管理”,打开“建立工资套—参数设置”,工资类别选择“多个”。

(3)打开“建立工资套—扣税设置”|“是否从工资中代扣个人所得税”,点下一步,打开“建立工资套—扣税设置”|“扣零”|“扣零至元„„”,点下一步,完成。

2、设置人员附加信息

(1)执行“设置”|“人员附加信息设置”,单击“增加”|“栏目参照”|“性别”,同理增加“学历”。

3、设置工资项目

(1)执行“设置”|“工资项目设置”,“增加”所给的工资项目资料。

(2)点“确定”“退出”。

4、设置银行名称

(1)执行“基础档案”|“收付结算”|“银行档案”。 (2)按实验资料修改已有银行名称信息。

5、建立工资类别

(1)执行“工资类别”|“新建工资类别”,输入工资类别名称。

(2)下一步,打开“新建工资类别—请选择部门”|“选定全部部门”,点完成退出。

6、设置在岗人员工资套人员档案

(1)执行“工资类别”|“打开工资类别”|“在岗人员”,单击“确定”。 (2)执行“设置”|“人员档案”。

(3)单击“增加”,打开“人员档案明细”,输入所给的资料。

7、设置在岗人员工资类别的工资项目

(1)执行“设置”|“工资项目设置”,增加工资项目,并将工资项目移动到相应的位置。

8、设置“缺勤扣款”和“住房公基金”的计算公式

(1)在工资项目设置对话框中单击“公式设置”,打开“工资项目设置—公式设置”。 (2)单击“增加”,选择“缺勤扣款”|“缺勤扣款公式定义”,录入“缺勤扣款”的计算公式,同理设置“住房公积金”的计算公式。

9、设置“交通补贴”的计算公式

(1)在“工资项目设置—公式设置”,增加“交通补贴”的计算公式。

●实验二:薪资管理业务处理

1、确认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计提基数

(1)增加会计科目“221101 应付工资”“221102 应付福利费”。

(2)选择“人力资源”|“薪资管理”,打开“工资类别”|“在岗人员”,点确定。 (3)执行“业务管理”|“扣款所得税”,单击“确定”进入“个人所得税扣款申请表”。 (4)单击“税率”,打开“个人所得税申请表—税率表”,查看“基数”,点确定退出。

2、录入并计算1月份的工资数据

(1)执行“业务处理”|“工资变动”,单击“替换”,打开“工资数据替换”,选择将工资项目“福利补贴”替换成“200”,单击“确定”、“是”。 (2)分别录入其他工资项目内容。

(3)单击“计算”,单击“汇总”,计算全部工资项目内容。

3、扣缴所得税

(1)执行“业务处理”|“扣缴所得税”,打开“个人所得税申报模板”|“个人所得税申报表”,单击“打开”,进入“所得税申报”。

4、查看银行代发一览表

(1)执行“业务处理”|“银行代发”,打开“银行文件格式设置”,单击“确定”。 (2)单击“是”,进入“银行代发一览表”,并退出。

5、工资分摊设置

(1)执行“业务处理”|“工资分摊”,单击“工资分摊设置”|“分摊类型设置”,单击“增加”,打开“分摊计提比例设置”。

(2)在“计提类型名称”栏录入“应付工资”,单击“下一步”,打开“分摊构成设置”,分别选择分摊构成的各个项目内容。单击“完成”,返回到“分摊类型设置”对话框。

(3)单击“增加”,在“计提类型名称”栏录入“应付福利费”,在“分摊计提比例”栏录入“14%”。

(4)单击“下一步”,打开“分摊构成设置”,分别选择分摊构成的各个项目内容。 (5)单击“完成”,单击“取消”。

6、工资分摊并生成转账凭证

(1)执行“业务处理”|“工资分摊”。

(2)分别选中“应付工资”及“应付福利费”前的复选框,并单击选中各个部门,选中“明细到工资项目”复选框。

(3)单击“确定”,进入“应付工资一览表”窗口,选中“合并科目相同、辅助项相同的分录”前的复选框。

(4)单击“制单”,选择凭证类型为“转账凭证”,单击“保存”,返回“应付工资一览表”。

(5)单击“类型”栏下的“应付福利费”,生成应付福利费分摊转账凭证。

7、月末处理

(1)执行“业务处理”|“月末处理”命令,单击“确定”。系统提示“月末处理之后,笨呢月工资将不许变动!继续月末处理吗?”。

(2)单击“是”。系统提示“是否选择清零项?”,单击“否”按钮,系统提示“月末处理完毕”。单击“确定”按钮。

8、查看薪资发放条、部门工资汇总表

(1)执行“统计分析”|“账表”|“工资表”,选择“工资发放条”和“部门工资汇总表”查看。

9、对财务部进行工资项目构成分析

(1)执行“统计分析”|“工资分析表”,单击“确定”,打开“选择待分析部门”,选中各个部门。

(2)单击“确定”,打开“分析表选项”,选中所有的薪资项目内容。

(3)单击“确定”,进入“工资项目分析表(按部门)”|“部门”|“财务部”,可以查看财务部工资项目构成情况。

10、查询1月份计提“应付福利费”的记账凭证

(1)执行“统计分析”|“凭证查询”,单击选中“应付福利费”所在行,单击“凭证”。

四、实验总结

1、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实验一:薪资管理系统初始化

(1)设置各操作员时要牢记口令密码

(2)在执行“基础设置”|“基本信息”|“系统启用”,要进行重新注册。 (3)建账完成后,部分建账参数可以在“设置”|“选项”中进行修改。

(4)注意单位中有多种不同类别(部门)人员,工资发放项目不尽相同,计算公式也不相同,需要进行统一工资核算管理,应选择“多个”类型。 (5)对于已使用过的人员附加信息可以修改,但不能删除。 (6)注意每个人员对应的账号不同。

(7)工资中没有的项目不允许在公式中出现,在定义公式时要注意先后顺序。

●实验二:薪资管理业务处理

(1)注意要添加会计科目“221101 应付工资”“221102 应付福利费”。

(2)不同的操作员具有不同的权限,不同的操作由不同的操作员来进行,要进行区分和总结,需要了解各个用户的权限与职能并正确设置,否则会影响后面的操作。

(3)可以对个人所得税扣缴申请表中的“基数”和“税率”进行调整,而调整后必 须重新计算个人所得税,否则个人所得税数据将发生错误。

(4)如果先进行工资变动处理再修改个人所得税计提基数,就应该在修改了个人所得税的计提基数后再进行一次工资变动处理。

(5)工资数据可以在录入人员档案时直接录入,也可以在工资变动功能中录入,如果工资数据发生变化时应在此录入。

(5)不同部门、相同人员类别可以设置不同的分摊科目。在设置时可以一次选择多个部门。

(6)月末处理只有账套主管才能执行。

(7)在总账系统中对从薪资管理系统传递过来的凭证只能进行查询、审核或记账,不能进行修改或删除。

2、实验心得

通过对第五章的薪资管理系统的学习,系统地学习薪资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的主要内容和操作方法。慢慢掌握了建立工资帐套、建立工资类别、建立人员类别、设置公司项目和计算公式的方法。使我们对工资帐套与企业帐套的了解和区别;掌握工资数据计算、个人所得税计算的方法;掌握工资分摊和生成转账凭证的方法。逐渐熟悉查询有关帐表资料并进行系统分析的方法。

ERP系统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第5篇

联想公司在 财务上遇到的问题:

1. 财务系统处理信息的速度跟不上增加的业务量

2. 产、供、销的各个环节和财务都是相隔离的

3. 财务部门只是简单地起到了记账和核算的作用,不能对业务起到支撑

4. 对表面盈利但实际亏损的现象不能实际快速的反应

5. 财务部门不能及时的通过对各个部门的监管而对公司内部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行分析

ERP的解决措施

1、2通过erp系统将公司中供产销的各个部门通过公司内部的局域网联系起来,做到了信息的实时汇总和监控。将财务处理之中最为费事费力的凭证处理和信息采集工作简化到了极致。并且节约了人工成本,优化了财务部门的人员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由于各部门单据过多,业务量过大而产生的财务信息处理不及时的情况。

3.

erp系统通过对各个部门信息的及时汇总,使得财务部门能够实时的掌握公司内部各部门的信息,使得财务部门能够及时的对于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财务部门的信息分析的及时汇报,使得企业的决策层能够对公司的发展和业务的走向及时监管。在优化财务部门,提高对财务部门要求的同时,也避免了公司出现重大的决策性错误。

4.

ERP系统通过对供产销部门的信息把握和汇总,能够在系统内及时准确的核算出每笔订单的实际成本。这样就消除了公司内部的潜在成本和暗亏的隐患,增加了企业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如增加了erp系统之后联想公司原采购部门因损毁而产生的费用就不能像以前一样简单的通过采购员更改单价而使亏损抹消,公司也不会因为财务核算的问题而产生虚假盈利和因业务记录造成的当月亏损。

ERP系统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第6篇

企业ERP系统应该具有行业的鲜明特点,棉纺织企业ERP系统首先要符合棉纺织生产企业特点,它所包含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既不是棉纺织传统管理的翻版,又不是离散型企业ERP系统的套用,而是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现代管理思想以及棉纺织企业特点而建立的一套全新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

这种全新的管理方法则来自于对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引进、来自于对棉纺织企业资源的导入、来自于对棉纺织企业管理特点的细致分析与计算机技术的三结合。所以,棉纺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掌握棉纺织企业管理特点和棉纺织企业资源的运动规律和变化规律,抓住了企业的这些特点就能够抓住棉纺织企业管理的本质,能够抓住企业ERP系统建设的关键。

管理瓶颈急需信息化技术突破

棉纺织行业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建立ERP系统的企业更是不多,大型企业由于规模大、管理复杂等需要,开展信息化较早,且成立了信息化部门,有的企业甚至有自己的开发团队,这些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对企业的管理和决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开发比较早的系统已经面临升级改造的需求。中等规模及以下的企业,信息化程度相对薄弱,处于单一系统运行状态的企业居多,比如财务软件、库存管理软件等,尚未建立ERP系统的棉纺织企业中,基本都存在着决策时缺乏准确、及时的数据分析依据;部门之间信息冗余、准确性差、不通畅且不能共享、历史数据不易查找等问题,有些企业高管对于企业自身各级计划的执行情况,半制品储备是否合理,生产是否均衡,设备运转率及生产效率是否需要提高,是否能按订单进度生产以确保及时交货等问题都想做到心中有底,而事实上却又非常难以做到。

如何知道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有多少应收账款将到账,有多少应付账款付出,不能及时从各分厂/分公司提取财务数据得出总厂/总公司财务报表等等;如何保持合理的库存,预防库存短缺,避免生产停顿,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率,诸如此类诸多问题,在这些尚未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的棉纺织企业都大量存在,是企业规模效益不断发展过程中急待突破的瓶颈。

ERP开发应符合行业特点

建立适合行业的ERP系统就必须了解行业的特点,那么,我们先来看看棉纺织行业具有哪些特点:

首先,棉纺织企业属于典型的流程型制造业,它与离散型的组装生产企业有明显的不同,其生产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生产的连续性,即机器设备24小时不间歇运转;二是生产的均衡性,即生产过程中前、后工序供应必须平衡,物流要畅通;三是生产计划具有可变性和可操作性,即生产计划要随市场变化而及时调整,生产计划排程必须准确无误,反应快速。

其次,棉纺织企业其经营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多订单,小批量,多品种;二是销售的产品100%为纺织基础产品,为下游企业生产提供原纱、坯布等生产原料,客户资源相对比较稳定;三是出口贸易比例将会继续扩大。

第三, 设备管理的特点是对纺织设备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从设备选型至安装、调试,从设备维修周期计划至运转交接、验收,从设备运行记载至设备退役、报废,每个管理过程都紧密相连,环环相扣。

第四, 棉纺织行业大都非常重视五项基础管理(俗称五基),即原料、工艺、设备、操作、空调管理,五项基础管理的实质是加强质量控制,降低原材料消耗成本,五项基础管理是棉纺织企业生产有序、高效运行的保证。因此质量控制和成本管理贯穿于整个生产制造的始末,是企业ERP系统的两条主线。

根据这些特点,符合棉纺行业的ERP系统应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棉纺织企业ERP按配棉结构编制开纺计划,在编制计划前,按照棉花特性选择棉批,并进行配比,成配棉方案。这种配棉方案是按照客户的需求变动的,一般重复性很小;而离散型组装生产企业ERP按物料清单(BOM)编制物料需求计划,并相对保持稳定。

第二,棉纺织行业ERP在做开纺计划时,一并考虑与其工艺相适应的改车计划、用棉计划、用纱计划、用浆 计划、开纺能力计划等;而离散型组装生产企业ERP一般根据主生产计划生成物料需求计划、外协加工计划、能力计划和限额领料计划等。

第三,在棉纺织行业ERP的配方中要建立相应的能源子项,控制能源消耗成本;而离散型组装生产企业ERP能源消耗是在BOM中按比例分摊的。

第四,棉纺织行业ERP全过程中贯穿着批号跟踪管理,以便控制产品的升级和降级。而离散型组装生产企业ERP一般用批号来控制产品质量的回溯。

第五,棉纺织行业对质量的控制信息一般源于生产设备的信息,要进行实时而有效的产品质量控制,纺织行业ERP必须考虑与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接口问题;而机械、电子行业一般靠采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信息,通过人为检验来控制产品质量。

通过以上对棉纺织行业ERP的需求特点分析可知,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的特点是制约棉纺织行业ERP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而其中的配棉管理更是此问题的突出表现。

棉纺ERP应满足四大要求

棉纺织行业ERP系统应该有良好的扩展性

从棉纺织企业特点可以看出,棉纺织企业为适应市场需要,其产品特征往往表现为,棉纱为多种纤维混纺,棉布为多种纱线交织,因此物料属性就显得较为复杂。系统中仅用一个物料编号难以准确定义某一种物料。以棉纱为例,要确保品种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必须定义原料成分、纤维混纺比例、棉纱支数、区别经纬纱种、区别精梳、普梳等工艺路线、区别原料批号、区别工作中心、区别工艺参数等各种描述棉纱性状的数据字段。由于品种变换频繁,即使是同一品种,在不同时间段选用的工艺参数也不尽相同,数据字段经常有发生改变的可能,因此,ERP系统就必须为不可确定的物料属性预留可扩展的空间,甚至可以让用户根据生产变化自定义字段名称,从而使企业管理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

棉纺织行业ERP系统应该有多变的灵活性

从棉纺织企业特点可以看出,棉纺织企业生产流程长,制造周期长,以棉纱生产为例,一个棉纱品种少则经过七道工序加工,多则经过九道工序加工,一个棉布品种生产则要经过更多的工序制造才能完成,上道工序的生产计划、半制品质量与下道工序紧密相连。而生产计划多变,翻支改台频次往往非常高;棉纺织企业既有常年生产的超市产品,又有市场急需的新品种,换言之,既有订单生产,又有预测生产,即使系统能自动生成,也需要进行人工调整,这就决定了系统应该具备比较好的灵活性,使用户在管理中能以不变应万变。

棉纺织行业ERP系统应该有严密的逻辑性

从棉纺织企业特点可以看出,主生产计划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各个工作中心能力资源的平衡,当计划发生调整时,要分析瓶颈工序的能力是否被占用;棉纺织企业工艺管理是五项基础管理的核心,工艺设计与工艺执行属于分体式管理,工艺一旦被审核、批准,就不允许随意变更,工艺变更必须按程序进行;设备管理是五大基础的基础,而设备维修周期计划又是设备管理的核心,设备维修周期计划的错位、越轨直接会导致产品质量的波动;原料、纺专器材、设备采购一般为集中购买,批量采购,企业对分供方提供的质量、服务、信誉要进行评审和考核,并用ISO9000程序文件来约束采购过程、采购行为。这些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在设计棉纺织企业ERP系统时必须有严谨的业务流程和严密的逻辑性,使生产计划的下达、变更、工艺设计、变更、设备维修周期计划、采购过程管理等随时都处于受控状态,规范企业行为。

棉纺织行业ERP系统应为企业个性化服务

客户的需求是第一位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企业管理模式,棉纺织企业一般根据客户要求定制生产。这样就使得在ERP系统的基础文件中的标准BOM及工艺过程很难确定,更无从谈起依赖于标准的BOM及工艺过程而进行MRP分解出定额领料、成本核算等。因此,应该依据个性化数据结构字典定义可选或可变的规律和原则,包括子件选用规则、材料选用规则、材料用量规则、工艺变化规则、参数计算规则,将各种规则纳入进去,使整个ERP系统成为受参数牵动的灵活应变的系统,从而满足棉纺织企业个性化服务需求。

信息化技术为行业带来大转变

ERP系统给企业采购管理带来了转变

由车间自行上报计划转变为系统自动生成采购计划。由于采购管理系统与生产管理系统集成,系统根据主生产计划,进行精确计算,可以很容易地生成一份采购计划,降低采购了成本。

由管理采购结果转变到控制采购过程。ERP系统对采购管理设置了严密的采购业务逻辑流程,每一项采购业务都必须按照规则进行,使采购工作公开化、透明化。从采购计划、采购合同至采购到货、验收、分供方评价都可以实行有效控制,提高了采购工作质量,减少了因管理失误造成的跑、冒、滴、漏现象。

供应商资源由笔记本管理转向数据库管理。ERP系统建立了供应商数据库,按照ISO9000质量标准对分供方进行分类,评选合格分供方,建立供应商的供货明细和历史交易记录,如品种、价格、运输方式、质量情况等,系统在执行采购订单时要读取供应商基本资料,否则,不能执行相关采购业务。

ERP系统给生产管理带来了转变

由粗能力平衡转变为分时段的详细生产能力平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缩短交货提前期,必须进行市场预测。但是,要求预测十分准确是不可能的。因此,计划的及时调整是不可避免的,ERP系统具有很强的计划编制能力,而更重要的是它对计划的分析和调整能力。棉纺织企业,工艺流程较长,瓶颈工艺的合理排产是生产计划管理的重点,传统的生产计划管理模式没有进行精确的生产能力计算,只是粗略地进行能力平衡,ERP系统可以有效防止生产供应脱节,保证生产线上物流畅通。

工艺资料由工艺台帐管理转变为数据库管理。棉纺织企业,多品种,小批量,工艺参数多,工艺变换频繁,而工艺变化往往随产品、原料、温湿度、季节、上工序半制品质量变化而变化,仅仅依靠工艺台帐不能保证工艺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会给生产带来一定影响。能将工艺资料数据采集到数据库,ERP系统能够根据相同的产品生成多个工艺版本,并且能支持多个用户修改版本,还可按工艺技术编号产生多个版本号,就是说,一个工艺技术编号,对应多个工艺版本,随时实现在线提取历史工艺数据。

质量指标由事后分析转变为即时分析,及时控制。ERP系统在产品转入下道工序或入库前设置了制品检验模块,不经过检验的产品不得转入下道工序或入库,并将检验结果用直观的分析统计图表进行分析处理。

企业ERP系统给经营活动带来了转变

原材料成本由分摊转变为按品种核算。在企业ERP系统中,所有的成本管理应用程序都共用同一个数据源,对各道工序产生的回花、回丝等副产品及时录入系统并作计算处理,提高了反应速度,细分了原材料成本,便于及时计算和统计用棉、用纱量及材料。

企业经营转变到以订单和客户服务为中心。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必须能够迅速响应客户需求并按时交货。企业ERP系统可以在客户订单承诺、市场预测、产品报价及销售合同管理上为销售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市场销售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可以在系统中模拟生产,查询库存和生产情况,模拟者只要把客户的订货量和需求日期输入企业ERP系统,则立即可以从系统中得到准确的物料需求、生产日期、交货日期等信息,从而使对客户订单的承诺及时又可靠,减少了盲目性。

由“人为管理”转变为“制度管理”。ISO9000是一个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标准,在处理企业具体事务时,还是依靠人来执行,免不了会掺杂了一些人为因素,执行时会产生一些偏差,而借助ERP系统和网络来辅助企业管理就大不一样了,计算机是按照预先设计的流程来执行命令,前一个流程(业务)没有处理完,后面的事务(流程)就进行不下去,执行中是不会走样的。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