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资料 访谈对象特征总结表格|访谈对象情况表

访谈对象特征总结表格|访谈对象情况表

访谈对象特征总结表格

访谈对象特征总结表格 第1篇

1.什么是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具有哪些特点?

访谈对象特征总结表格|访谈对象情况表

2.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与步骤有哪些?

3.抽样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实务训练

1 .调查案例

XXXX抽样调查。

2.具体任务

(1)选择抽样调查的课题。

(2)设计抽样调查的方案。

 (3)讨论抽样调查的实施过程。

3.实训步骤

(1)假想要进行一项社会调查,设计出抽样调查的方案。

(2)讨论实施该项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访谈对象特征总结表格 第2篇

(―)普遍调查的定义

普遍调查也称全面调查,通常简称为普查,是指对所要调查的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无一遗漏地逐个进行的调查。 —般来说,普查往往是对较大范围的地区或部门进行的调查,例如全国、全省、全市、全行业、全系统等范围内进 行的普查,其规模很大,属于宏观的社会调查。一般来说,普遍调查具有以下特点:

(1)普查具有全面性的特点。普查的调查对象是总体中的每个个体,它所搜集的资料能够反映不同状况下的调 查对象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基本情况,与其他类型的社会调查相比,普查是最全面的。

(2)普查具有准确性的特点。普查的各个项目和指标都是统一规定的,并且它对每个调查对象都是按照统一的 要求进行逐个的调查,其结果直接体现所有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因此,普查收集的资料标准化程度较高,准确性 较强。

(3)普查具有普遍性的特点。普查是从总体中的所有个体那里收集资料,不同层次、不同状况的调查对象的有 关情况在资料中都逐一地得到反映。因而,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汇总和归纳得出的结论,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和普遍 性。

(4)普查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由于普查的调查对象多、分布范围广,造成其工作量较大,需要的人 力、物力和资金也很多;第二,普查更多地需要由政府出面主持,调拨专门经费、建立专门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 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所以,除统计部门和政府部门外,一般个人和单位元法独立实施,也是一般的社会研究很少采 用普查形式的原因;第三,普查的高代价使其不能频繁开展,往往是按一定周期,间隔较长时间进行;第四,普查 的范围广、涉及人员多、工作量大等特点也限制了普查的内容。因而,一般来说普查的项目较少,缺乏深度,只是 调查一些最基本、最一般的情况,对调查对象的了解不如其他调查形式深入、细致。此外,在普查中参与调查的人员较多、较杂,使得在调查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造成错误的机会大大增加。

(二)普遍调查的适用范围

通过普查能够对社会的整体状况做出全面而准确的描述,为了解整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情况以及大规模总体的 概况提供最基本的资料;同时,通过普查往往能够得出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和普遍性的结论,为国家及各级部门制定 政策、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此外,普查的成果也为各种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因此,普遍调查往往成为了解国情民情的最重要的方法。但是由于普查所具有的局限性,它的适用范围较窄, 只适用于对有关全局性的基本情况的调查,不适于深入细致的研究。而且,由于普查不适于频繁开展,它只能作为 统计调查和抽样调查的一种辅助性的调查方式。此外,普查多由政府部门主持,如国家统计部门的人口普查和统计 报表,工业部门主持的工业调查,农业部门主持的农业资源普查,物资部门主持的库存普查等。

访谈对象特征总结表格 第3篇

1.现场登记

从2000年11月1日到11月10日进行人口普查的登记工作。登记工作采用普查员入户查点询问、当场填报的方 式进行,普查员按照普查表列出的项目逐户逐人询问,逐项填写。普查员每调查完一户,须将填写的内容向本户 申报人当面宣读,进行核对。

2.复查核实

2000年11月15日之前完成复查工作。普查登记结束后,普查指导员组织普查员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全面复 查,发现差错,经核实后,予以改正。

3.质量抽查

2000年11月30日之前完成质量抽查工作。复查工作完成后,全国抽取的人口进行事后质量抽查。事后 质量抽查由_人口普查办公室统一组织进行。

访谈对象特征总结表格 第4篇

(―)普遍调查的方式

普遍调查有两种主要的方式:

—种是通过统计报表的方式,即由上级普查部门(通常是国家行政部门)制定普查表,由下级有关部门根据所 掌握的资料进行填报。例如,国家_对全国工农总产值进行统计的数据资料,就是由各城乡企业、单位统一填 报的报表汇总而来的。

另一种是通过建立专门的普查机构,由专门的调查人员采用专门的调查表对每个调查对象进行直接的调查。例 如,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残疾人普查等就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的。

(二)普遍调查的步骤

由于普查的统一性强,涉及的社会面大,参与人员多,所以必须要严密组织、细致开展,通盘考虑全过程。一 般来说,普查是按以下的程序和步骤进行的:

1.准备阶段

具体步骤主要有:

(1)选择和确定普查课题。

(2)建立统一领导的各级普查工作领导机构。

(3)制定和颁布普查方案,确定普查对象、分析单位、普查项目以及时间和经费的预算等。

(4)配备和培训普查人员。

(5)准备普查所需的物质条件,如普查文件、普查表格、计算机分析软件和设备等。

(6)进行普查试点,修订普查方案、登记表和工作细则。

(7)进行普查前的宣传和动员。

2.调查登记阶段

具体步骤主要有:

(1)普查登记,可请被调查者到登记站登记,或由调查员上门登记。

(2)复查核实,由调查员根据专门编制的检查细则对调查登记的内容进行复查审核。

(3)普查质量的抽样检查,在每个普查区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进行核查。

3.汇总资料、总结公布阶段

具体步骤主要有:

(1)快速汇总主要数据,如人口调查中的总人口、民族、文化程度等。

(2)编码,按照编码规定为普查表上的项目标注数字代码。

(3)将普查表上的数据录入计算机,生成普查资料库。

(4)汇总资料并公布结果,根据统一规定的流程、进度和标准,对计算机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将结果公布 于众。

(三)普遍调查遵循的原则

做好普遍调查,必须遵循如下一些基本原则:

(1)需要高度集中的组织和高度统一的安排。由于普查的范围广、时间长、参与调查的人员多,因此,必须要 有专门机构和人员对普查的时间、步骤、规划、内容等每一个细节都进行高度统一的安排,并对普查过程进行高度 集中的组织与协调,保证调查工作的一致性和条理性,促使普查工作能够顺利和高质量地完成。

(2)调查项目必须简明,项目和指标必须统一。普查的范围广、调查对象多的特点,决定了普查的调查项目不 宜过多,为了提高普查的准确性、减少统计分析的难度,普查的内容一般只限于了解一些最基本的情况。同时,普 查的项目和指标必须有统一的规定和说明,不能随意改动,否则会影响资料汇总综合和对比分析。

(3)应尽可能按一定周期进行。普查的特点决定它不能频繁地进行,但应该尽可能地按一定周期进行普查,并 保持调查内容的基本一致,以便能够对普查资料进行前后对比,从而掌握社会的发展规律、预测总的发展趋势。比 如,联合国就建议在逢“零”或接近“零”年举行人口普查,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各国人口的 情况进行横向或纵向的对比研究。

访谈对象特征总结表格 第5篇

考虑到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本研究采用焦点群体访谈法(focus group interview, FGI),引导青少年在较 为自然的情境下,报告他们所认同的亲社会行为。

焦点群体访谈法可以使研究者作为参与者之一与青少年一起讨论互动,避免了局外人在场而导致的偏差;在 FGI情境下,研究者还可以通过观察青少年参与者之间的互动行为来了解他们在个别访谈中不会表现出来的行 为;研究者也可以通过深入追问来扩大访谈的深度和广度,最大限度地获取较为全面的信息。从FGI的特性来 看,它也特别适用于探索性的研究。

访谈对象特征总结表格 第6篇

1.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主要数字先进行快速汇总,汇总结果于2000年12月 31日之前报送_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_和_人口普查办公室于2001年1月31日之前发布公报。

2.编码工作

2001年4月30日以前完成编码工作。人口普查表经复查后,由编码员在编码指导员的指导下,按照统一规定 的标准,集中在县级进行编码。

3.数据的录入

编码资料经全面复核、验收合格后,由人口普查机构负责进行计算机数据处理。

4.资料汇总和公布

数据录入后按照_人口普查办公室下发的汇总程序进行处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 办公室于2001年9月30日以前将全部汇总结果报送_人口普查办公室。_人口普查办公室于2001年12月 31日以前完成全国人口普查汇总工作,公布汇总资料,编制普查报告书。

访谈对象特征总结表格 第7篇

(1)建立中央和地方各级普查领导机构,实行统导。

_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县、自治县、不设区 的市和市辖区人民政府设置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设置人口普查办公室;村民委员 会和居民委员会设置人口普查小组,分别负责人口普查的领导、组织和具体实施。

(2)制定和颁布普查方案:颁布《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等一系列规范化文件。

规定2000年11月1日零时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

(3)普查所需的物资准备:人口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以地方财政为主。

_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计了三类调查表,人口普查表短表、人口普查表长表、死亡人 口调查表。其中人口普查表长表根据国家规定的办法,抽取10%的户填报;人口普查表短表由其余的户填报;在 1999年11月1日至2000年10月31日期间内有死亡人口的户,需进行普查登记,同时填报死亡人口调查表。

(4)培训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培训工作由县、市人民政府普查机构统一组织进行,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并 测试合格后,由县、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人口普查机构联合发给证件。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入户普查登记时, 必须佩戴证件方可工作。

(5)宣传动员和试点工作。

访谈对象特征总结表格 第8篇

1 .调查案例

XXX X普查。

2.具体任务

(1)选择普遍调查的课题。

(2)设计普遍调查的方案。

(3)讨论普遍调查的实施过程。

3.实训步骤

(1)假想要进行一项社会普查,设计出普遍调查的方案。

(2)讨论实施该项社会普查的一般程序。

抽样调查是从研究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调查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并以样本资料推论总体 状况的一种调查方式。与普遍调查的区别在于它只是对作为总体一部分的样本进行的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抽 样调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本部分谈到的抽样调查主要指狭义的抽样调查,即通过随机抽样进行的调查。

 知识目标

◊抽样调查的含义和特点;

◊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

 能力目标

◊掌握抽样调查的步骤;

◊掌握抽样设计的原则。

 要点提示

◊掌握抽样调查的含义和特点;

◊掌握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与步骤;

◊掌握抽样设计的原则。

一、抽样调查的概述

(―)抽样调查的定义

抽样调查是从研究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调查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并以样本资料推论总体 状况的一种调查方式。广义的抽样调查包括随机抽样与非随机抽样,本部分谈到的抽样调查主要指狭义的抽样调 查,即通过随机抽样进行的调查。通常认为抽样调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抽样调查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样本。总体中哪个调查单位被抽中完全遵循随机原则,排除了调查者 的主观意识。这使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在样本选择上具有根本上的不同。

第二,抽样调查是通过对样本的调查来推论总体。抽样调查不是对总体中全部调查单位的调查,而只是对作为 总体一部分的样本进行的调查,这一点是与普遍调查的区别。但抽样调查并不停留于对样本的描述和分析,它的根 本目的是要通过对样本的调查推论总体,从而达到对总体的认识。这是抽样调查与个案调查的不同。

第三,抽样调查中抽样误差是可以控制的。由于并不是对总体中的全部单位进行调查,抽样调查在对总体特征 值的推论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但在抽样调查中,这种误差是可以事先进行测算并通过调整样本容量和改 进抽样方法而加以控制的。抽样调查具有的对推论总体特征值的精确度和可信度能够加以计算和控制的特点,是典 型调查和个案调查所不具备的。

第四,抽样调查具有节省人力、经费和时间的特点。抽样调查的样本规模通常不超过总体规模的三分之一,有 时甚至只有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这大大节省了人力、经费和时间,从而减少了资料收集与分析的工作量,使得抽 样调查具有提供资料快,结论具有时效性的特点。

第五,抽样调查的局限性。首先,抽样调查通常适用于对大规模总体进行的定量调查,调查的广度和深度具有 局限性,无法实现对调查对象的深入细致的研究;其次,抽样调查方法是建立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知识的基础 上,对调查者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

(一)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

抽样调查所具有的特点使其被公认为在非全面调查中用来推论总体的最完善、最具有科学依据的方法,因而抽 样调查在现代社会调查中被广泛应用。通常抽样调查的适用领域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需要了解整体状况又无法进行全面调查的情况下,往往使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例如在产品质量的检查 中,有些产品质量检查会对产品具有破坏性和损耗性,使产品失去其原有的形状或功能,例如对灭火器的合格率的 检查,不可能把每个灭火器都试用一下,这时只能采用抽样的方法进行检测。

其二,对于大多数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的社会现象,均可以采用适当的抽样方法,只要组织得当,设计科学, 就能通过统计推论达到对总体情况的全面了解,抽样调查往往是可以选择的更为经济、快捷和有效的方式。

其三,在对普遍调查资料进行检验和修正的过程中,常常使用抽样调查。由于普遍调查范围广、对象多,以及 调查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其调查结果难免会出现误差。在总体规模很大的情况,普遍调查的质量只有通过抽样 调查来测定。例如,我国人口普查通常抽取0. 1%的问卷进行复查,并根据复查结果推论问卷总体的填写质量。

二、抽样调查的操作

(一)抽样调查的步骤

抽样调查是由样本推论总体的调查方法,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推论的精确性与可靠性,抽样调查必须循序 科学的程序,通常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界定总体,即依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对调查的总体范围与界限做出明确的界定,并对总体的结构及各方面 的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掌握,这是达到良好的抽样效果的前提条件。只有取自明确界定后的总体,样本所得的 结果才能推论到总体。

(2)选择抽样方案。概率抽样可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段抽样等不同的抽 样方法,调查者需要根据研究的目的、范围、要求,以及调查的主客观条件来选择抽样方法,制定抽样方案。此 外,调查者还要根据调查的要求确定样本的规模以及主要目标量的精确程度。

(3)编制抽样框。抽样框又称抽样范围,是指一次直接抽样时总体中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在进行概率抽样 前,需要依据明确界定的总体范围,收集总体中全部抽样单位的名单,并对名单进行统一编号,从而建立起供概率 抽样使用的抽样框。如果抽样是多个阶段,则要分别建立起不同阶段或不同层次的抽样框。

(4)实际抽取样本,即严格按照所选择的抽样方法,从抽样框中抽取抽样单位,构成调查样本的过程。依据抽 样方法的不同,以及抽样框是否可以事先得到等因素,调查者可以在实施调查前就做好样本的抽取,也可以在调查 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抽样。

(5)评估样本质量,即对样本的质量、代表性、偏差等进行初步的检验和衡量,其目的是防止由于样本的偏差过大而导致调查的失误。评估样本的基本方法是:将可得到的反映总体中某些重要特征(如性别、年龄等)及其分 布的资料与样本中的同类指标进行对比,若二者之间的差别很小,则可认为样本的质量较高,代表性较大。

(6)分析统计资料和推论总体,即在收集到样本资料后,对资料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得出样本的统计值,然 后根据样本的统计值推论出总体的参数值,说明总体的情况。

(二)抽样设计遵循的原则

美国著名抽样专家科什(Kish)教授在《抽样调查》中提出优秀的抽样设计的四个标准,这可以作为抽样设计 所应遵循的四条原则:

(1)目的性原则,即在进行抽样设计时,要从课题的研究问题出发,以课题的总体方案和研究目标为依据,以 最有利于研究资料的收集为目的选择抽样方法和设计抽样方案。

(2)可测性原则,即抽样设计要能够从样本自身计算出有效的估计值或者抽样变动的近似值,也就是统计分析 中的标准误差,这是统计推断的基础,也是样本统计值与总体值之间客观的、科学的桥梁。通常只有概率抽样的样 本才可能实现这种可测性。

(3)可行性原则,即研究者的抽样设计必须在实践中切实可行,在抽样设计时研究者必须能够预料实际抽样过 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设计出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便使抽样设计能够付诸实践。

(4)经济性原则,即抽样设计要与可获得的经费、时间、人力等资源相适应。

在上述四个原则中,目的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是首要的,抽样设计首先要服务于研究目标,这是设计的出发点 和基本目的。可行性是抽样方案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证,研究者应优先考虑这两条标准,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增 加方案的可测性,同时减少方案所需的资源。

三、调查案例

访谈对象特征总结表格 第9篇

将全部声音文件转录为文本文件,由两名研究者将被试列举的行为逐一录入。为保证客观,录入时尽量记录 所有语音信息,将这些信息整合后,最终得到900项行为表述(频次总和为1027次)。

剔除900项行为中明显是青少年开玩笑的、明显不符合“亲社会行为_利他性和社交性特征的、社会价值观 明显不鼓励的行为21项(频次总和为24次);把表述较模糊,编码中分歧较大的14项行为(频次总和为14次)归入到“其他”类。最后得到865项行为(频次总和为989次)o

访谈对象特征总结表格 第10篇

两名研究者分别对已录入的全部数据进行独立分类编码,将相似的行为组成一个类别群并加以命名(表13-1)。分类编码依据行为的具体表现,而不是经过推断的行为动机和意图。两名研究者最初的编码一致率为74%。

接着,由另9名主试分别对两名研究者确定的分类编码依据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之后,两名研究者结合 大家的建议,提出新的分类编码依据,再按照新的分类编码依据重新对行为进行分类编码。这个过程一共进行两 次。最终的分类编码一致率提高到97% (研究者将分类编码不一致的行为归入“其他”类,这些行为不参与统计 分析)。

7.研究结果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青少年提名了43类亲社会行为,其中有一些是传统研究经常涉及的助人、安慰、分享、合作、同情、利他等行为,大约占43. 68%,另一些是传统研究不太重视的行为,涉及协调交往关系、个人特质、维护公众利益 和亲情养育等行为,大约占。研究发现青少年认同的亲社会行为并不是仅限于“帮助行为”的单一维度, 在动机层面,青少年认同的亲社会行为是一个自我取向和他人取向的混合体,同时情绪调节和控制也与其亲社会 行为有关。

(2)不同类别学校青少年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差异显著。三类学校青少年提名的亲社会行为的频次分布和 种类存在显著差异,普通学校青少年提名亲社会行为颇次最多(435次),所提种类的范围也最大;打工子弟学 校青少年提名频次位于中间(325次),种类比较集中于体力支持、发展技能、照顾、积极建议;重点学校青少 年提名的频次最少(229次),比较强调责任义务、公益行为、捐赠、遵规等。

(3)不同年级青少年提名的亲社会行为的频次分布在整体上不存在差异,但小学6年级青少年的提名比较独 特。他们在对多项行为的提名上都明显高于其他年级的青少年。这有可能预示着小学6年级是青少年亲社会行为 发展的关键时期,或者是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发展的转折点。当然,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4)女生提名的关系型亲社会行为显著多于男生;男生提名的外显型亲社会行为显著多于女生。比如,研 究者如果关注“谁经常教别人打篮球、谁会捶对方一拳来开玩笑、谁经常换班里饮水机上的水桶_等行为的话, 男生就可能表现得更亲社会;而如果关注“谁经常邀请孤独的同学一起玩、谁经常安慰情绪低落的朋友_等行为 的话,女生就可能表现得更亲社会。

热门文章